[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生产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组装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5107564.0 | 申请日: | 199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正人;臼井信裕;寺嶋圣二;后藤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20 | 分类号: | B29C43/20;B29C39/18;B29C43/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孟八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制品 生产 方法 用于 组装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生产方法以及与表皮材料部分层合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多层模塑制品)。
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和在其上层合了表皮材料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广泛用于汽车内部零件(例如里门头线、车尾装璜和仪表盘),家用电器设备的内部和外部零件等。
这种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以及与表皮材料层合的树脂模塑制品的制备方法见美国专利第5154872号所述。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告(KoKoKu)第4-26289号(相应于日本专利公开第63-11312号)中描述了生产与表皮材料层合的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
本发明者发现上述常规方法具有下列缺点。
在美国专利第5154872号所述的方法中,在树脂供给口附近的产品表面上易于产生光泽变化或折皱即所谓加料印(Charge marks),从而造成产品的外观很差。此外,在采用常规方法生产部分与表皮材料层合的模塑制品时,如果所需的模塑制品相当大,而这样在模中的熔融树脂供给口出现在不与表皮材料层合的区域,光泽变化或折皱易于在该区域的产品表面上产生,导致不均匀性和外观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有效地生产具有均匀表面和极佳外观而同时防止所需模塑制品的表面部分出现光泽变化或折皱的树脂模塑制品的生产方法,而不会使仪器笨重,即使在生产大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时也是如此。所述模塑制品的表面部分要求有极佳的外观或具有设计的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有效地生产具有均匀表面和极佳外观的多层模塑制品的方法,而不会损伤表皮材料,不会在未与表皮材料层合的树脂表面造成光泽变化或折皱,即使在生产部分与表皮材料层合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多层模塑制品)时也是如此。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本发明方法的组装模具。
本发明提供生产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第一熔融热塑性树脂由第一树脂供给口供给到在第一模具的模腔表面和第二模具的模腔表面之间形成的模腔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具处于开模状态;
(b)关闭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具,以使模腔处于闭模状态;
(c)将第二熔融热塑性树脂从第二树脂供给口注入到处于闭模状态的模腔的第二部分;
(d)将处于闭模状态的模腔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树脂冷却并固化;及
(e)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开模,以取出所述模塑制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部分与表皮材料层合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a)将表皮材料放置在第一模具的模腔表面与第二模具的模腔表面之间形成的模腔的第一部分,并将第一熔融热塑性树脂由第一树脂供给口供给到模腔的第一部分(最好是在表皮材料与第一和第二模具的模腔表面的至少一个模腔表面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具处于开模状态。
(b)关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以使模腔处于闭模状态;
(c)将第二熔融热塑性树脂从第二树脂供给口注入到处于闭模状态的模腔的第二部分;
(d)将处于闭模状态的模腔中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树脂冷却并固化;及
(e)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开模, 以取出所述模塑制品。
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以下步骤:
(f)将一个可移动的节流排(dam)置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的至少一个模具之中,以从所述模具的模腔表面凸出到开模状态的模腔中,从而将模腔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和
(g)在注入第二树脂之前,将所述可移动节流排撤回至所述模具中。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第一和第二模具优选是在闭模压力在2.94-8.83MPa(30-90kgf/cm2)下闭模的,而第二树脂在闭模压为9.81-39.23MPa(100-400k,/cm2)下注入模腔的第二部分。此外,第二树脂的注入优选在第一树脂供给完成后0-30秒开始。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得到具有极佳外观的模塑制品,同时防止了至少在注塑部分出现光泽变化或折皱即所谓加料印,这是因为并不是所得制品的所有部分均通过压塑方法模塑。由于将注塑部分地与压塑一起使用,不象传统注塑方法那样需要高压力,这样仪器不会变得很笨重。另外,按照本发明,可有效且容易地生产压塑部分与注塑部分一体化(即成为一块)的树脂模塑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