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及其OS-植物调理素无效
申请号: | 95107909.3 | 申请日: | 199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奎;李延云;祁雅琴;肖明松;白云龙;聂宇燕;丁素珍;赵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A01N63/02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明 |
地址: | 10002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及其 os 植物 调理 | ||
1、一种微生物菌株,其特征它是白僵菌(Beauveria spp)B5-6菌株,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023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株,其特征在于将B5-6菌株在下述CN-5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CN-5诱导培养基组成成份(mg/L)
脱乙酰几丁质 1000-5000
蛋白胨 1000
KCl 800
NaCl 500
KH2PO4 500
MgSO4 500
MnSO4·4H2O 10
CuSO4·5H2O 10
ZnSO4·7H2O 10
FeSO4·4H2O 10
葡萄糖 1000-10000
琼脂 15000-25000
pH 4.0-6.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在下述CN-1培养基上,于4-8℃橡皮塞封口保存;
CN-1培养基组成成份(mg/L)
土豆浸汁 1000ml
蛋白胨 1000
葡萄糖 5000-20000
C-R 1000
琼脂 20000
4、一种微生物菌株代谢OS-植物调理素的生产方法,其一步降解脱乙酰几丁质生产工艺流程是:
(1)按CN-5培养基的配方组成配制生长培养基斜面,将B5-6菌株活化后接入CN-5培养基斜面,25-32℃恒温培养7-10天,观察到斜面布满分生孢子后即可;
(2)按CN-1培养基的配方组成,配制CN-1茄瓶培养基,方法为:取1000-2000ml茄瓶,每瓶装入CN-1培养基200-500ml,1.1-1.2kg/cm2压力下高温消毒15-20分钟,冷却成茄瓶CN-1固体培养基,在超净工作台上B5-6菌株均匀涂布在茄瓶CN-1固体培养基上,25-32℃恒温培养7-14天,当孢子布满茄瓶后,室温保存;
(3)将(2)中得到的培养物2-3瓶,转入5升种子罐中,罐中含CN-2活化培养基3升,通气培养24小时,培养温度25-32℃,待孢子充分萌发后,进入下步操作;
(4)将(3)中得到的培养物转300升种子罐中,其中含200升CN-3种子培养基,28-32℃恒温通气培养63-72小时,通气量为0.5∶1∶1;
(5)将(4)中培养物转入3吨发酵罐中,其中含CN-10发酵培养基1.5-2吨,28-32℃恒温间隙搅拌通气培养4-7天,通气量0.5∶1∶1,当转化率大于26%培养基相对粘度临近零时,终止发酵;其特征在于下述的CN-2活化培养基组成成份(mg/L)为:
蛋白胨 1000-10000
葡萄糖 1000-10000
下述的CN-3种子培养基组成成份为(mg/L)
蛋白胨 1000-10000
KH2PO4 500
NaCl 500
MgSO4 500
FeSO4·7H2O 10
CuSO4·5H2O 10
ZnSO4·7H2O 10
C-R 500-1000
泡敌 600
pH值 自然
下述的CN-1O发酵培养基组成成份为(mg/L):
脱乙酰几丁质 5000-10000
蛋白胨 1000-10000
KH2PO4 800
NaCl 500
MgSO4 500
MnSO4·4H2O 10
ZnSO4·7H2O 10
CuSO4·7H2O 10
FeSO4·7H2O 10
泡敌 600
pH值 4.0-6.0
(6)OS-植物调理素的制备:取上述(5)中发酵的最终产物和0.5-1%脱乙酰几丁质在反应釜中混合,pH值3.5-6.0,在35-45℃保温,时间不小于3小时,配合辅料,即形成OS-植物调理素。
5、一种OS植物调理素,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配方组成:
权利要求4步骤(5)所述的发酵物 20-30%
0.5-1%脱乙酰几丁质 45-55%
KH2PO4 2.0-2.5%
尿素 1.0-1.5%
微量元素(Mn、Zn、Cu、B) 1.5-2.5%
苯甲酸钠 0.1%
水 20-30%
上述各成分含量之和等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79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气灶压盖式旋流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锆铌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