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齿杂键合型铑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5108227.2 | 申请日: | 199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2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大智;李小宝;王恩来;田世忠;朱黎星;楼银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1/20 | 分类号: | B01J31/20;B01J31/18;B01J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齿杂键合型铑 催化剂 及其 制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和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羰基化催化剂。
一氧化碳(C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乙酸、与乙酸甲酯反应制乙酐,这是本世纪40-5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机酸和酸酐的新型合成方法,称作羰基合成。70年代初,孟山都(Monsanto)公司Paulik等人关于铑催化剂的发明(US3769329,1972年),为羰基合成工业化开辟了新的实施途径。近20多年来,这方面有大量的反应机理、新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工艺技术改进的研究报导。
溶液中的甲氧基化合物在铑催化剂(cat.)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实现羰基化反应,须要经过助催化剂卤代甲烷一特别是碘甲烷对催化活性物种的氧化加成这一反应步骤,先生成乙酰碘:
Drago等人[Inorg.Chem,20(1981)641-644;US4328125]发现,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二羰基二碘铑(I)阴离子形成稳定的铑(I)配合物,并可用来进行多相甲醇羰基化反应,其催化活性与均相催化剂的相当。只是所采用的反应温度为120-130℃,未能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效能。另外所使用的反应压力0.4-1.1MPa,为CO分压下限范围区,致使其催化速率和时空产率的实验结果很差,没有工业上的应用价值可言。后来有文献和专利分别应用含磷或氮、氧双官能团的高分子配体双配位键合铑形成顺-二羰基铑正离子的高分子铑催化剂、进行羰基化实验,实际效果都比不上均相催化剂,其总体催化活性只及后者的60-70%[KI SU RO et.al.,J.Mol.Catal.,59(1990)353-366;J.Hjortkjaer et.al.,Appl.Catal.,67(1991)269-27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齿杂键合型铑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通过改变甲氧基化合物羰基化催化剂及其活性物种的配体组成和结构,以改善反应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化学相容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乙酸、乙酸甲酯和乙酐的羰基化法生产,并降低能耗和催化剂的回收再生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米普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将乙烯转化为轻质α-烯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