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C引线矫正方法和矫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09918.3 | 申请日: | 199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97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1/48 | 分类号: | H01L21/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日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 引线 矫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矫正弯曲的IC引线的方法和矫正装置。
IC的引线,随着集成度的增大其间隔变窄而成为细小节距,因而引线弯曲的发生率急剧增大。
图8示出操作者用工具5矫正IC1的引线2的弯曲状态的透视图。
引线2可能存在图9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弯曲6和图10所示的上下方向的弯曲7两种弯曲情况。
在矫正这样的两种弯曲时,如图8所示,操作者在操作台4上从贮存箱3中取出IC1,用眼检查找出左右弯曲6,使用工具5用眼睛看着进行整形。还有如图10所示,将IC1放到平坦度好的操作台4上,使检测卡具8由A向B移动,检测引线2能否进入临界量规9中,找出次品,对这些有上下弯曲7的次品,与整形上述左右弯曲6一样,用工具5整形。
用上述这样的方法矫正弯曲,由于是用手工操作,会将次品误为正品,而且矫正的准确性差,可加工性很低。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在实公昭63—8141号公报中建议了图11和图12所示的方法和装置。图11是将梳齿状脚针10插入从IC1突出出来的引线2之间并使其以规定的振幅如箭头所示沿水平方向振动,主要修整引线2的左右弯曲6。由图12可见,用制动销11a使送入传输导轨11内的IC1停止在规定位置,随后,将以规定间隔沿其园周方向设置有引线修正齿12a的修正滚筒12,如在其对面使引线修正齿12a进入的引线压板13,从点线位置分别移动到实线位置,用引线压板13和修正滚筒12挤压引线2,接着旋转修正滚筒12,使引线修正齿12a进入引线2之间,修正了引线2的弯曲。
但是,以往的修正引线2弯曲的方法和装置对于引线2的上下弯曲(图11中垂直方向弯曲)和左右弯曲(图11中水平方向弯曲)的回弹作用没有充分考虑,而且在引线2的由IC1突出出来的根部的机械强度弱的部分,沿上下和/或左右变形,会使可靠性降低,而且在图12中,由于修正滚筒12擦蹭引线2的表面,使引线2发生翘曲。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矫正方法和矫正装置,它能提高引线的上下弯曲和左右弯曲的矫正精度,而且在弯曲矫正中,从IC突出出来的引线根部不变形。
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发明是引线矫正装置,它配备有安置固定IC的承报台、用开关机构夹持多个引线的直线端部的一对闸力、把水平方向曲线部的大体园弧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轴使这一对闸刀旋转的旋转装置、所说的多个引线有从上述IC的组件沿与此组件的面平行方向突出出来后又向垂直方向弯曲的垂直方向曲线部、与此垂直方向曲线部接连的直线部、从此直线部向水平方向弯曲的水平方向曲线部、和与此水平方向曲线部接连的直线端部。
权利要求2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在旋转装置使一对闸刀从直线端部延伸方向向与此延伸方向垂直方向的一个方向以比规定角度大的角度旋转后,再使上述一对闸刀从相反方向,即上述直线端部延伸方向向与此延伸方向垂直方向的另一方向以上述规定角度旋转。
权利要求3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配置有使引线位置和一对闸刀位置定位的驱动机构。
权利要求4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3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是按照检测引线位置的检测器的信号驱动驱动机构。
权利要求5所说的发明是一种引线矫正装置,它配备有:安置固定IC的承载台、有嵌入从上述IC的组件并排突出的多个引线间隙的闸刀的弯曲闸刀、驱动此弯曲闸刀使其压进上述引线间隙的驱动部、使上述弯曲闸刀沿与上述组件面平行的方向中的一方向从常规位置给予超过规定角度的变位后,沿相反方向即与上述组件面平行方向的另一方向,从常规位置给予上述规定角度的变位的修正驱动机械。
权利要求6所说的发明是配备有用以使引线间的位置和弯曲闸刀位置定位的驱动机构的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
权利要求7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按照检测引线间位置的检测器的信号驱动驱动机构。
权利要求8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配置了用以分选IC引线的弯曲的外观检查机。
权利要求9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配备了用以固定IC的卡具、用以将此卡具和上述IC一起搬送到规定位置的移送机构。
权利要求10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2或5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将规定的角度作为引线回弹的角度。
权利要求11所说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2或5所记载的引线矫正装置中,规定的角度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数字图象模式匹配电路
- 下一篇:计算机系统及其输入输出指令的发送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