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己烷氧化副产物-X油中主要组分的回收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0681.3 | 申请日: | 199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光;贾炳信;扬岳升;扬华;柳勤文;粟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3/18 | 分类号: | C07C13/18;C07C7/148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正初 |
地址: | 41400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己烷 氧化 副产物 主要 组分 回收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环己醇工艺中付产物—X油中主要组分的回收利用。
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环己醇工艺中,有一种分离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塔底残渣,通常被称为X油,仅湖南岳阳己内酰胺厂每年就有这样的X油2700吨。X油中所含的组份十分复杂。
我们对X油原液进行了色谱—质谱分析,是在VG公司ZAB-HF-3F质谱计上进行的使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其色谱分离条件为:
0V-1701,25mx0.2mm id石英毛细管柱;
汽化温度:250℃;
柱温:5℃/min 125℃/10’,220℃/20’
测出X油中的主要组分的百分比含量如下:
1.C8H12O(2-甲苯环己醇) 含量1.094%
2.C8H10O(环己酮) 含量0.374%
3.C6H12O2(1,2-环己二醇) 含量0.511%
4.C12H22O(二环己基醚) 含量1.2%
5.C12H20O(环己基环己酮) 含量1.9%
6.C18H28O(十三醇)
7.C10H18O(3-[12-甲基丙氧]-环己烯)
8.C11H20O(3-[2,2-二甲基丙氧基]环己烯
9.C20H26O2(2-辛基-1,3环十二醇)
10.C14H28O(十四烯-1)
(组分含量:6+7+8+9+10=2.15%)
11.C12H18 含量3.66%
12.C11H14O 含量3.32%
13.C12H22O(4-环己基环己醇)含量10.31%
14.C12H20O(2-环己基环己酮)含量34.4%
15.C12H18O(2-亚环己基环己酮)含量22.14%
各组分之间的沸点又非常接近,且随着生产条件的不同其所含组份也会随之有所改变,所以不易分离得到各种单一组份。国内目前只用采作煤的浮选剂,一般是烧掉了,这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有用原料,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国外,前苏联是让X油在有Ca-Pt催化剂存在下于450℃进行裂解,回收环己酮和环己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分离和利用上述X油中的(二聚酮和三聚酮)主要组份,减少X油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利用资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1.首先将X油用常规化工设备精馏釜进行精馏,其精馏压力为5~50mmHg,温度66~290℃,回流比1∶1~1∶4,(1)在6mmHg~10mmHg,130~135℃,回流比1∶2.0,回收二聚酮,如:4—环己基环己醇,2—环己基环己酮和2—环己烯基环己酮等,其回收率达82%;
(2)在5mmHg~6mmHg,128~129℃,回流比为1∶1.5时回收的二聚酮含量可达90%以上;
(3)在5mmHg~7mmHg,128~200℃,回流比1∶0.5下回收三聚酮及异构体,如:
2.将由上述方法从X油中分离得到的二聚酮和三聚酮,用作塑料的增塑剂和不饱和树脂及橡胶交联增韧剂。
1)二、三聚酮作为PVC的增塑剂
(1)其配方:PVC100份(工业级)
二、三酮60~70份
稳定剂8份
上述配方中稳定剂的组成含量为:
工业级硬脂酸钙(或锌、钡) 20%
工业级硬脂酸铅 20%
工业级三盐基硫酸铝 30%
工业级三盐基亚磷酸铅 30%
其它:填料:轻质碳酸钙:100份,重质碳酸钙:32份,副增塑剂(如氯化石腊25份)。
(2)加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0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保温材料
- 下一篇:有自动门限控制解调电路的卫星接收调谐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