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3013.7 | 申请日: | 199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61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邹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光友 |
主分类号: | A23L1/216 | 分类号: | A23L1/216;A23L1/015;A23B7/00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荫茂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恢复 原状 金薯尖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蔬菜食品的制备,涉及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
金薯,又名红薯、甘薯、红苕、番薯,生命力极强,广产于我国各省区,年种植面积上亿亩;金薯尖,即金薯的藤尖,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2.4g/100g、磷76mg/100g、胡萝卜素3.2mg/100g、VB10.16mg/100g、VB20.16mg/100g、Vc21mg/100g,含有一种粘液蛋白质,具有美容作用,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具有通大便、预防直肠癌的作用;金薯尖的多种营养成份均高于黄花菜、菜花、莴笋尖、芹菜等蔬菜;金薯尖不仅营养价值高、有多种保健作用,而且味道细嫩鲜美;但是,现有的金薯尖,连同藤叶,通常用作猪等动物饲料或用作肥料,大量的可食营养资源白白浪费,未得到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工业化生产、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的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包括:
a、将鲜金薯尖(指鲜金薯的嫩尖或嫩叶)选料分级(即按长、短、粗、细的不同,将鲜金薯尖叶分别归类);
b、清洗:用清水洗去鲜金薯尖叶表面的泥沙等杂质;
其特征之处是还包括下列步骤:
c、浸泡:将洗净的鲜金薯尖置于含0.1%~0.5%(重量%,后同)氯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20~40分钟,滤去水溶液;
d、杀青:将浸泡后的鲜金薯尖投入含0.05%-0.20%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0.2%-0.5%氯化钠、0.05%-0.20%氯化钙的沸水中烫2-5分钟,滤去水溶液;或将鲜金薯尖置于90℃-100℃下蒸3-6分钟;
e、冷却:将杀青后的金薯尖投入含0.05%-0.20%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中,降温至20℃-30℃后,滤去水溶液;
f、脱水:将冷却后的金薯尖通过冷冻脱水或烘干机烘干或置于阳光下晒干至金薯尖中含水量为14%-16%;
g、包装:将脱水后的金薯尖扎成小把或用压块机压成小方块,计量,装入食品袋,封口,即为成品。
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
(1)产品金薯尖经水泡后可恢复原状——翠绿色,外观与鲜金薯尖相近似,食用时既有鲜嫩的外观、脆嫩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又具有解油闷、助消化的作用,还可避免鲜金薯尖叶的粘腻感,堪称为理想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2)生产工艺简单,小包装,重量轻,体积小,色泽墨绿,贮运方便,克服了鲜金薯尖难以保鲜贮运的困难;产品经开水(也可用冷水、温热水)泡5-10分钟,即可加调料食用,食用方便。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选取长约5-10cm的鲜金薯嫩尖,用清水洗去表面的泥沙等杂质,再浸入含0.2%(重量%,后同)氯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滤去水溶液;浸泡后的鲜金薯尖投入含0.1%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0.2%氯化钠、0.1%氯化钙的沸水中烫5分钟杀青(即破坏酶活性),捞出滤去水溶液;再投入含0.1%亚硫酸氢钠的冷水中,使烫后的金薯尖降温至30℃,捞起滤去水溶液;再置于阳光下晒至金薯尖中含水量为16%;将长度大于5cm的金薯尖扎成小把,按250g一袋装入复合食品袋,封口即为成品;将长度为5cm以下的金薯尖用压块机压成小砖形,每块100g,装入复合食品袋,封口即为成品。
实施例2.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选取长约5-10cm的鲜金薯嫩尖,用清水洗去泥沙等杂质;再浸入含0.2%(重量%,后同)氯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滤去水溶液;浸泡后的鲜金薯尖投入含0.2%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0.3%氯化钠、0.05%氯化钙的沸水中烫2分钟,捞起滤去水溶液;再投入含0.1%亚硫酸氢钠的冷水中,使金薯尖降温至20℃,捞出滤去水溶液;再置于冷冻脱水机内,进行脱水处理,至金薯尖中含水量为15%;再按与实施例1的方法包装。食用时,用适量开水(也可用冷、热水)把金薯尖浸泡5-10分钟,加调料即可食用。
实施例3.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选取长约5-10cm的鲜金薯嫩尖,用清水洗去泥沙等杂质;再浸入含0.5%(重量%,后同)氯化钠的水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滤去水溶液;再置于90°~100℃的甑子内,用水蒸汽蒸6分钟,取出投入含有0.05%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中,降温至25℃,捞起滤去水溶液;再将金薯尖投入烘干机内烘至含水量为14%为止;再按实施例1的方法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4.一种能恢复原状的金薯尖的加工方法:按实施例1的方法选料、清洗后,将鲜金薯尖投入含0.1%氯化钠(重量%,后同)的水溶液中浸泡40分钟,捞出滤去水溶液;再投入含0.05%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0.5%氯化钠、0.2%氯化钙的沸水中烫3分钟杀青,捞起滤去水溶液;迅速投入含0.2%亚硫酸氢钠的冷水溶液中,使金薯尖降温至25℃,捞起滤干水溶液;再置于人造土烘房内烘干至含水量为15%,取出,按实施例1的方式包装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光友,未经邹光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3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植酸酶的克隆及表达
- 下一篇:独立边带-调频双重调制多工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