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电极导管无效
申请号: | 95116790.1 | 申请日: | 1995-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伟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文韬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电极 导管 | ||
1、一种组合电极导管,包括塑料导管、电极,其特征是:
A.组合电极导管由内含有中央腔和分电极导管腔的鞘管(1)、镶嵌有电极片的分电极导管(2)、含有导向腔的轨道电极导管(3)、导向器(4)和导线(5)构成,
B.轨道电极导管(3)和分电极导管(2)分别插入鞘管(1)的中央腔(6)和分电极导管腔(7)内,导向器(4)插入轨道电极的导向腔(8)内,导向腔位于轨道电极导管的中心,分电极导管(2)的电极段(AB)和轨道电极导管(3)的头部分别镶嵌有电极片,电极片与相应的导线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鞘管(1)中设有一中央腔(6)和2-6个分电极导管腔(7),中央腔(6)的横截面呈圆形,分电极导管腔(7)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它们以鞘管的圆心为中心,对称的分布于鞘管的周边,
3、根据权利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分电极导管(2)由电极段(AB)、连接段(BC、C′D)、转折段(CC′)和尾段(DE)构成,电极段(AB)位于分电极导管(2)的头部,其横截面为椭圆形,电极段(AB)与鞘管(1)中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分电极导管腔(7)之间为松配合,尾段(DE)位于分电极导管(2)尾部,其横截面为椭圆形,尾段(DE)与鞘管(1)中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分电极导管腔(7)之间为紧配合,转折段(CC′)位于连接段(BC,C′D)之间,其横截面为圆形,它的直径尺寸与电极段(AB)的横截面呈椭圆的短径尺寸相同,转折段(CC′)通过连接段(BC、C′D)分别与电极段(AB),尾段(DE)相联接,两连接段与转折段(CC′)相联处的横截为圆形,并以渐变的形式逐步过渡到横截面为椭圆形,与电极段(AB)、尾段(DE)相联,尾段(DE)设有标志线(12)和(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鞘管(1)、中央腔(6)、导向腔(8)和导向器(4)四者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为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鞘管(1)的长度为80-100cm,外直径为5-8mm,横截面为圆形,分电极导管(2)的长度较鞘管(1)长5-15cm、轨道电极导管(3)的长度较分电极导管(2)长8-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导向器(4)尾端盘曲成环状的操纵环(14),在不计入操纵环周长的情况下,导向器自身的长度较导向腔(8)长1-4cm,导向腔(8)的前部设有盲端(15),盲端与轨道电极导管(3)的顶端之距为0.5-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在分电极导管(2)的电极段(AB)上镶嵌有片状电极(9)和环状电极(10),两者之间距2-5mm,轨道电极导管(3)的顶端镶嵌有环状电极(10)和端电极(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极导管其特征是镶嵌在分电极导管(2)和轨道电极导管(3)上的每个片状电极(9)、每个环状电极(10)和端电极(11)分别与导线(5)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伟,未经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7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酸“酸洗”液
- 下一篇:用低温液体作为发动机工作物质的方法及内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