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成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8869.0 | 申请日: | 199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脇健一郎;伊藤政宏;铃木启之;井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1 | 分类号: | G03G15/0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国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成象 装置 | ||
1.一种成象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
一个第一成象单元(UM、UC、UY、UBK),该单元包括一个用于保持第一静电潜影的第一光敏器件(10M、10C、10Y、10BK)、一个用于在第一光敏器件上形成第一静电潜影的第一曝光装置(14M、14C、14Y、14BK)、一个用于用第一调色剂使第一光敏器件上的第一潜影显影以便在第一光敏器件上形成第一调色剂图象的第一显影装置(16M、16C、16Y、16BK),以及一个用于将第一调色剂图象从第一光敏器件上转印到记录介质(18)上的第一图象转印装置(30、50、25M、25C、25Y、25BK);以及
一个第二成象单元(UM、UC、UY、UBK),该单元包括一个用于保持第二静电潜影的第二光敏器件(10M、10C、10Y、10BK)、一个用于在第二光敏器件上形成第二静电潜影的第二曝光装置(14M、14C、14Y、14BK)、一个用于用第二调色剂使第二光敏器件上的第二潜影显影以便在第二光敏器件上形成第二调色剂图象的第二显影装置(16M、16C、16Y、16BK),以及一个用于将第二调色剂图象从第二光敏器件上转印到保持着业已由第一成象单元在其上形成的第一调色剂图象的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图象转印装置(30、50、25M、25C、25Y、25BK),第二显影装置还充当用于在图象转印后回收留在第二光敏器件上的调色剂以完成清洁任务的清洁装置,在其中,第二光敏器件具有一个对水的接触角不小于85°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敏器件的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不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敏器件的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不小于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敏器件是由一个光敏器件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具有一个由一种基料树脂和分散在所述基料树脂中的氟树脂构成的表面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中氟树脂含量的范围按重量计为每100份基料树脂中含有1至150份氟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中的氟树脂含量的范围按重量计为每100份基料树脂中含有5至100份氟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8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3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颗粒形状呈球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8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4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3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2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色剂形状呈球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8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40;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4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4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3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20;所述第二调色剂的形状因子SF-1的范围为100至130,而SF-2的范围为100至12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色剂呈球形,并且所述第二调色剂呈球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和外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88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