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95120508.0 | 申请日: | 199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秀昭;相原孝夫;中里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H1/20 | 分类号: | B63H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中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进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推进器,包括:一可变直径桨叶或可变桨距桨叶,该桨叶安装在一与推进器轴连接的推进器桨毂上;和一排气通道,该通道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中,用于排放来自发动机的废气。
公知的船用推进器包括:所有桨叶均一体地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上的固定桨叶型;和所有桨叶都枢轴地被支承以使其桨距或推进器直径可以改变的可变桨叶型(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144287/90号)。在公知的推进器中,将排气通道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中并轴向从其中穿通,以便在利用推进器时能够将驱动推进器的发动机所产生的废气排入水中。
当排气通道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之中时,对固定桨叶型的推进器而言,可以保证排气通道具有足够大的截面面积,不会由桨叶产生任何阻塞现象。然而,对于可变桨叶型的推进器而言,排气通道受到支承可变桨叶的桨叶轴或类似物的干扰而必需受到限制,结果导致废气排放阻力增加,发动机输出减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推进器,其中,可变直径桨叶或可变桨距桨叶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上,而一有大的通道截面积的排气通道设置在推进器桨毂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所提供的一种船用推进器包括:一推进器桨毂,该桨毂与一推进器轴连接;一固定桨叶,该桨叶设置在所说推进器桨毂上并与之成一整体;一可变桨叶,该桨叶通过一桨叶轴绕枢轴转动地支承在所说的推进器桨毂上,以使所说可变桨叶的直径或桨距按照所说推进器的转速增加而增加;和一排气通道,该通道用于排除发动机废气,它设置在所说推进器桨毂中且在与所说固定桨叶相对应处轴向穿过所说的桨毂。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特征外,所说可变桨叶通过所说的桨叶轴被可开启和闭合地支承在所说推进器桨毂上,以使推进器直径按照离心力的增加和减小而增加和减小。
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特征外,所说可变桨叶的最大推进器直径设定为基本等于所说固定桨叶的推进器直径。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三方面的特征外,所说可变桨叶的构成为,当所说可变桨叶闭合到最小推进器直径位置时,所说可变桨叶的至少一部分叠放在所说固定桨叶上。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特征外,所说可变桨叶的桨距是可变的,其最大桨距基本等于固定桨叶的桨距。
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一或第五方面的特征外,所说可变桨叶的构成为,在所说推进器正常旋转期所产生的水阻力的中心沿所说推进器轴的轴向方向从所说桨叶轴中心向前偏离一预定距离,并且所说推进器还包括一回动弹簧,该弹簧与所说可变桨叶连接,用于沿桨距减小方向偏压所说的可变桨叶。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特征,除了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五方面的特征外,若干所说可变桨叶枢轴地支承在所说推进器桨毂上并且彼此间通过一同步器协调运作以使它们的推进器直径或桨距同步变化。
就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而言,尽管设置了可变直径桨叶或可变桨距桨叶,但排气通道仍可在推进器桨毂上具有大截面面积而不会受到支承可变直径或可变桨距桨叶的桨叶轴妨碍,因此可减小对发动机废气的阻力,提高发动机的输出。
就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而言,当推进器低速转动时,可变桨叶闭合,使得固定和可变桨叶的总推进效率减小,从而减少了随推进器转速变化而导致推力变化的速度,由此具有令人满意的低速合用性。当推进器高速运转时,可变桨叶被打开,使得固定和可变桨叶的总推进器效率增加到最大,因此具有令人满意的高输出性能。
此外,由于所有桨叶中仅有一部分是一种由离心力控制的可变直径型,因此不需要致动器控制上述动作。这使得推进器桨毂的结构被简化,尺寸被减小。
就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而言,当推进器高速旋转时,固定和可变桨叶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性能,因此避免了它们性能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总推进器效率,产生更好的高输出性能。
就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而言,当推进器低速旋转时,固定和可变桨叶在性能上相互干扰,实际地减少了总推进器效率,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低速时的操作性。
就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而言,当可变桨叶达到最大桨距位置时,所有桨叶的桨距都相等,因而不会发生性能上的相互干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总推力。另外,就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特征而言,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的结构按照转速对可变桨叶的桨距进行自动控制。
此外,就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特征而言,可以消除可变桨叶的推进器直径或桨距之间的差异,稳定推进器的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从与附图结合在一起的最佳实施例中理解的更加透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0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溶解混合装置
- 下一篇:使用折流板系统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