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紫杉烷型双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21895.6 | 申请日: | 199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发明(设计)人: | 行宗敬人;原康弘;丹弘明;富野郁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17/02 | 分类号: | C12P17/02;C12N5/04;C12N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建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紫杉 烷型双萜 方法 | ||
1.一种生产紫杉烷型双萜的方法,其中在一种选自如下的物质的存在下在培养基中培养属于紫杉属的植物的细胞和/或组织,所述的物质是晕斑素、产生该晕斑素的细菌、该细菌的培养液或培养提取液、环多糖类、脂肪酸或由通式(Ⅹ′)或通式(Ⅺ′)代表的化合物或其结合:其中Y代表OH,OCH3,NH2,NHCONH2,NHCHO,NHSO2CH3,CN,SO2NH2或NHCOCH3基团,其中,晕斑素选自通式(Ⅳ)的化合物或其甲酯、或通式(Ⅴ)的晕斑酸或其甲酯、或通式(Ⅸ)的N-晕斑酰基缬氨酸;环多糖选自α-,β-或γ-环糊精、或6-O-α-D-葡萄糖基-β-环糊精或环果糖聚糖;脂肪酸选自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或菜子油,其中,在培养基中晕斑素的浓度是0.001-1000μM;在培养基中环多糖类的浓度是0.01-50mM;加入到培养基中的脂肪酸的浓度是0.01-1000μM;培养基中通式(Ⅹ′)或通式(Ⅺ′)的化合物的浓度是0.001-1000μM,然后从形成的培养物中回收紫杉烷型双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是在一种选自通式(Ⅳ)的晕斑素或其甲酯、通式(Ⅴ)的晕斑酸或其甲酯、或通式(Ⅸ)的N-晕斑酰基缬氨酸的物质的存在下进行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晕斑素是由式(Ⅳ)代表的晕斑素: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晕斑素是由式(Ⅴ)代表的晕斑酸: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晕斑素是由通式(Ⅸ)代表的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是属于假单胞菌属的微生物。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是丁香假单胞菌。
8.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是属于黄单胞菌属的微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是田野黄单胞菌。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的培养液是通过无菌过滤该细菌的培养液得到的滤液。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的培养提取液是在酸性条件下用有机溶剂萃取该细菌的培养液得到提取液。
12.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产生晕斑素的细菌的培养提取液是通过热处理该细菌的培养液得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是在选自一种α-、β-或γ-环糊精、或6-O-α-D-葡萄糖基-β-环糊精或环果糖聚糖的环多糖类存在下进行培养。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环多糖类是α-环糊精。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环多糖类是β-环糊精。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环多糖类是γ-环糊精。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环多糖类是环果糖聚糖。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也是在一种选自茉莉酸、其盐、其烷基酯、南瓜酸、其盐、其烷基酯、晚香玉酸,其盐或其烷基酯的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培养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是在选自一种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或菜子油的脂肪酸的存在下进行培养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加入到培养基中的脂肪酸的浓度是0.1-500μM。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用作脂肪酸的菜子油的用量相对于培养基的体积为1-1000mg/l。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是在通式(Ⅹ′)或通式(Ⅺ′)所代表的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18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酵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弯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