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扩散引燃来改善动力学稳定性的自动通气煤气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5190217.2 | 申请日: | 199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J·R·莫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6 | 分类号: | F23D14/06;F23D14/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章社杲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引燃 改善 动力学 稳定性 自动 通气 煤气 燃烧 | ||
1.一个用来与煤气源(32,132)连接的煤气燃烧器(10,110),该煤气燃烧器包括:
一个其中有至少一个主燃烧口(26,126)的燃烧器主体(14,114);
可连接于煤气源的第一导管机构,用于将主煤气导入该主燃烧口(26,126)中,该第一导管机构具有空气输入机构,用于供应燃烧空气与该煤气到主燃烧口(26,126)中;
一个在该燃烧器主体(14,114)上形成并邻接于主燃烧口(26,126)的引燃口(42,142),用于提供再点火的火源;以及
第二导管机构,不具有空气输入机构并可连接于煤气源,用于直接将未经混合的第二煤气导入该引燃口(42,142)中,而独立于该主煤气导入该主燃烧口(26,126)。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在该燃烧器主体(14,114)上形成的凹口(38,138),所述引燃口(42,142)就处在该凹口(38,138)上。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第二导管机构包括一通道,该通道的大小是设计得进入该煤气燃烧器(10,110)的全部燃料的4-6%传送给了该引燃口(42,142)。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
该燃烧器主体(14,114)包括一个侧壁(18,118);
该主燃烧口(26,126)形成在该侧壁(18,118)上;
该第一导管机构包括一个与该主燃烧口(26,126)有流体连通的第一通道;
该引燃口(42,142)形成在该侧壁(18,118)上;以及
该第二导管机构包括一个与该引燃口(42,142)有流体连通的第二通道。
5.按照权利要求4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多个在侧壁(18,118)上形成的附加的主燃烧口(26,126),所述附加主燃烧口(26,126)的每一个都与该第一通道有流体连通。
6.按照权利要求4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个形成在侧壁(18,118)上的凹口(38,138),该引燃口(42,142)处在该凹口(38,138)中。
7.按照权利要求4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第二导管机构包括一通道,该通道的大小是设计得进入该煤气燃烧器(10,100)的燃料总量的4-6%传送给引燃口(42,142)。
8.按照权利要求4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阀门(33,133),连接于第一和第二通道并有效地使该第一通道接受到的燃料流速是可变的而该第二通道接受到的燃料流速是不变的。
9.按照权利要求1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该燃烧器主体(14,114)包括一个侧壁(18,118)和一煤气供应管道(28,128);
多个形成在该燃烧器主体(14,114)内的主燃料室(24);
多个形成在该侧壁(18,118)上的附加主燃烧器口(26),该附加主燃烧器口(26)与该主燃料室有流体连通;
该第一导管机构包括一个形成该燃烧器主体(14,114)中的主输入通道(36),该主输入通道(36)提供该煤气供应管道(28)和该主燃料室(24)之间的流体连通;
该引燃口(42,142)形成在侧壁(18,118)上,以及
该第二导管机构包括一个把该煤气供应管道和该引燃口(42,142)联接起来的引燃输入通道(44)。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该引燃口(42,142)是与该主燃料室(24)隔离开的。
11.按照权利要求9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一个形成在该侧壁(18,118)上的凹口(38,138),而该引燃口(42,142)处于在该凹口(38,138)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该凹口(38,138)是半圆形的。
13.按照权利要求9的煤气燃烧器,其特征是:该引燃输入通道(44)的大小是设计得进入该煤气供应管道(28)的总燃料量的4-6%传送给了该引燃口(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2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