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扩散引燃来改善动力学稳定性的自动通气煤气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5190217.2 | 申请日: | 199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J·R·莫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6 | 分类号: | F23D14/06;F23D14/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章社杲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引燃 改善 动力学 稳定性 自动 通气 煤气 燃烧 | ||
本发明的领域
这个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常压煤气燃烧器,具体地来讲,涉及家用炊具设备所用的煤气燃烧器。更明确地来讲,本发明涉及用于减小煤气燃烧器中火焰不稳定性的改进。
本发明的背景
常压煤气燃烧器通常用做家用煤气炊具设备中的表面装置。这种煤气燃烧器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抵抗象室内通风或炉门突然关闭这样的环境干扰的能力。由于炉门的打开和关闭会在炉腔内分别产生瞬时的欠压和过压,因而炉门的操作可能是特别有害的。这会造成一种需要有空气流来使炉内气压重新达到平衡的瞬时状态。由于从炉门排出燃烧产物所经过烟道的大小是设计得来保持所希望的炉温,因而一般说来是不能供给足够的空气流来建立重新平衡,从而大量的空气就会穿过或烧过燃烧器。
这种空气的冲击对燃烧器的火陷稳定性是不利的,甚至于能造成火焰的熄灭。不希望的火焰熄灭不仅表示了明显的质量问题,而且在干扰过后会有未燃烧的煤气从燃烧器喷出,从而产生安全上潜在的危险性。在所谓的密封式煤气燃烧器装置中,当燃烧器是在其最小输入速率运行时,这个问题尤为明显(参考这样的情况:为了防止溢出物进入炉灶顶面下的区域,在围绕燃烧器基座的炉灶顶面的表面上没有开口)。
这种火陷不稳定的内在原因是煤气/空气混合物通过典型的炉灶顶面燃烧器的燃烧口的压力降太低。虽然燃烧中有足够的可用压力,但是压力的能量是用来把燃料加速到卷入主要空气所需的高喷射速度。在燃烧口处相对极小的压力得到了恢复。由于越过这些燃烧口的压力降太低,这就使得通过周围空间传播的压力干扰容易通过这些燃烧口,暂时地把火焰吸向燃烧器头并导致热熄火而熄灭。
因而要求常压煤气燃烧器能很好地抵抗周围的压力干扰。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能满足上面提到的这种要求。本发明给出的一个用来与煤气源连接的煤气燃烧器,该煤气燃烧器包括:一个其中有至少一个主燃烧口的燃烧器主体;可连接于煤气源的第一导管机构,用于将主煤气导入该主燃烧口中,该第一导管机构具有空气输入机构,用于将带有煤气的燃烧空气供入主燃烧口中;一个在该燃烧器主体上形成并邻接于主燃烧口的引燃口,用于提供再点火的火源;以及第二导管机构,不具有空气输入机构并可连接于煤气源,用于直接将未经混合的第二煤气导入该引燃口中,而独立于该主煤气导入该主燃烧口。
煤气燃烧器包括有:一个大体上是圆柱状且带有侧壁的燃烧器主体、一条煤气供应管道、一个主燃料室和一些主燃烧口。主输入通道通过燃烧器主体的中心而轴向地伸展并与煤气供应管道上的喷射嘴对中。这个主输入通道与燃烧器主体的外部相通,以允许空气进入而维持燃烧。主燃料室中的煤气/空气混合物经主燃烧口排出而燃烧。
侧壁上加工有引燃口,它与主燃料室是隔离开的。引燃输入通道把煤气供应管道和引燃口连接起来。引燃口最好处在侧壁上加工成的凹口处。进入煤气供应管道的总燃料中大约有4-6%输送给引燃口。由于煤气被直接供给引燃口,没有卷吸空气,所以引燃口会维持扩散引燃火焰而与主燃烧口无关。然而越过引燃口的压力降比越过主燃烧口的压力降要大得多,因而扩散引燃火焰比主火焰更稳定。
另一种做法是一种在具有多个燃烧口和一引燃口的煤气燃烧器中降低火焰不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含:独立地将煤气导入该引燃口和导入该多个燃烧口,该引燃口的煤气是未经混合的;使穿过一个引燃口产生的压力降比穿过该些燃烧口的压力降高。
引燃输入通道是与煤气源相连接的,与煤气供应管道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复式阀门,其中燃料通过主输入通道的流速是可变的,而燃料通过引燃输入通道的流速是不变的。
阅读下面的详细叙述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就会更明确。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的结论部分,特别指出并声明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技术主题。然而参照下面的叙述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煤气燃烧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以及
图2是沿图1中2-2线剖开的燃烧器的局部截面顶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煤气燃烧器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2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