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95191543.6 | 申请日: | 1995-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4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15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诚;内藤良;森平浩一郎;早川昌彦;池田贤;矶村八州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211/46 | 分类号: | C07D211/46;C07D401/06;C07D405/06;C07D409/06;C07D451/04;C07D453/02;A61K31/435;A61K31/44;A61K31/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益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甲酸酯 衍生物 及其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具体涉及具有毒蕈碱受体拮抗作用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其盐类,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化物,以及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
在迄今为止对毒蕈碱受体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已经知道化合物具有毒蕈碱受体拮抗作用时会引起支气管扩张、胃肠运动抑制、胃酸分泌的抑制、口干、瞳孔开大、膀胱收缩的抑制、少汗、心动过速等等。众所周知毒蕈碱受体至少以三种亚型存在。主要的是M1受体存在于脑等中,M2受体存在于心脏等中,M3受体存在于平滑肌和腺组织。
已知许多化合物对毒蕈碱受体具有亲合力。尤其是阿托品(Merck Index,11th ed.,p.138)主要用作镇痉剂,这是因为它对毒蕈碱受体具有高度亲合力并抑制其功能。然而,因为阿托品对所有亚型的毒蕈碱受体M1、M2和M3的亲合力几乎同等,以及拮抗作用无选择性(Seitai-no Kagaku(Medical Science),42(5),381(1991)),它会导致诸如心悸、口干、恶心、瞳孔开大等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似乎是毒蕈碱受体拮抗作用(除了所需的作用)导致的。在这些副作用中,人们特别关心与M2受体有关的心脏副作用的改善。
近年来,对选择性地拮抗毒蕈碱受体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例如,英国未审查已公开专利申请No.2,249,093揭示了具有下列通式的N-取代的哌啶-4-醇的酯衍生物:(在上式中R1至R5的定义参见上述公开的申请。)
然而,这些化合物对于毒蕈碱M3受体的选择性是不充分的,这些化合物在结构特性上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明显不同,这些化合物在其基本结构中带有酯键。
作为揭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专利,可以引用未审查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4-95071。该公开的专利申请揭示了具有下面结构的化合物:(在上式中R、R1、R2、X和Y的定义参见上述公开的申请。)
虽然该专利一般地揭示了在以上述通式表示的化合物中,可以带有至少一个取代基的苯基作为R2的例子,但实施例13仅仅揭示了带有4-联苯基(在对位带有苯基作为取代基的苯基)的化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其结构上明显不同,如在下面所述的式(I)中,与A环连接的X和Y是与A环上相邻的碳原子连接的(即Y总是位于X的邻位)。
而且,所揭示的上述化合物是作为具有抗健忘作用的化合物,而没有揭示与毒蕈碱受体有关的功能,所以这些化合物在药理作用上也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明显不同。
另外,未审查已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2-209077揭示了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在上式中L、X、R1、R2和Z的定义参见上述公开的申请。)
即,从该通式的广义上看,该专利揭示了(式中各符号的定义参见上述公开的申请)作为Z和能通过氢键与NH基团连接的部分C-OR5(式中各符号的定义参见上述专利)作为X。
作为说明性的化合物,它揭示了一种脲衍生物,其中Z为1-氮杂二环〔2.2.2〕辛-3-基基团,含有X的芳环为2-甲氧基苯基(在上述公开的申请中的实施例E14),以及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其中Z为8-甲基-8-氮杂二环〔3.2.1〕辛-3-基基团,含有X的芳环为2-苯氧基苯基(在上述公开的申请中的实施例E27)。
然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结构上明显不同,其中在下面通式中的Y不是氧原子,且2-甲氧基苯基或2-苯氧基苯基不可能作为A环-Y-R1。另外也没有揭示上述化合物作为具有5-HT拮抗活性的化合物及其毒蕈碱受体拮抗作用,所以这些化合物在药理作用上也与本发明的化合物明显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对于能对毒蕈碱M3受体显示选择性的拮抗作用的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成功地开发出新颖的具有下面通式(I)的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它们对于毒蕈碱M3受体具有优良的选择性拮抗作用,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信服务干扰
- 下一篇:节肢动物杀虫剂四氢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