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安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94832.6 | 申请日: | 199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07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设计技术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修哲 |
地址: | 英国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安全 系统 | ||
1.一种车辆安全系统(10),含有:一个装在目标车辆(16)上的控制器;装在目标车辆上用来检测与尾随车辆(18)相隔的距离和/或与之相对的速度并可向上述控制器输入代表性的数据信号的传感器(20);用来检测目标车辆(16)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并向上述控制器输入代表性的速度信号的速度检测装置(97),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制器可处理接收到的速度信号和数据信号,以便确定是否处在不安全状况,上述的安全系统还含有由上述控制器控制的报警装置(10),用来向处在不安全状况的尾随车辆的司机发出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制器是通过测定对应于目标车辆后面的安全范围的安全距离来确定是否处在不安全状况的,凡尾随车辆进入上述的安全范围内就处在不安全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安全距离基本上定为以尾随车辆的速度行驶的车辆的安全停车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安全停车距离定为与目标车辆的速度成正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制器能够根据扩大的安全范围而算出加长的安全距离,上述的报警装置能够发出对应于尾随车辆进入扩大的安全范围的第一报警值信号和向司机发出比第一报警值信号更加醍目的、对应于任何进入安全范围的第二报警值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可用来向上述控制器输入代表路面条件和/或其他行驶条件的信号的路面条件通讯装置,上述的控制器能够按照上述的路面条件通讯装置指示的可能影响目标车辆与路面间的牵引力的不利的路面条件的程度测出对应于扩大的安全范围的加长的安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传感器能够检测与尾随车辆相隔的距离和相对的速度,上述的控制器能够测定尾随车辆进入扩大的安全范围时与目标车辆的相对速度是否大于相对速度的临界值,如果大于该临界值,它就会起动报警装置发出第二报警值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路面条件通讯装置含有一种装在目标车辆上的装置,用以测出下雨、下雪或结冰中的至少一种情况,并向上述控制器发出其代表信号。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传感器含有一个发射和接收雷达脉冲的雷达系统,从所接收的脉冲信息中足以确定尾随车辆的靠近程度及其相对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报警装置含有一个安装在目标车辆上并位于可让尾随车辆的司机看得见的地方的显示器(10)。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一个在上述目标车辆的控制器与安在尾随车辆上的报警器之间进行通讯的通讯装置,因此,上述的报警装置可通过该报警器向尾随车辆的司机发出报警信号。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速度检测装置含有一个安装在目标车辆上的传感器(97),该传感器反应目标车辆相对于路面的速度,而与目标车辆的传动系统的部件无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速度检测装置含有一个由多普勒谱移式雷达装置构成的检测器。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控制器可启动设在目标车辆之内部或外部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100,102,104,106)。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含有一个可以充气以便在目标车辆外部展开的气袋(100,102,104,106)和/或可在碰撞时由液压作动筒使其伸出而吸收能量的缓冲垫。
16.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含有一种安装在目标车辆上用来测定目标车辆的加速和减速程度并与安装在目标车辆上的一个可用来向远离目标车辆的观察者显示出加速和减速程度的目视显示器相连接的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目视显示器含有一排安装在目标车辆之一侧或两侧的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设计技术创新有限公司,未经设计技术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4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氟二苯基丙烯酰胺类杀菌剂
- 下一篇:电子基金贷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