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工作台无效
申请号: | 95197806.3 | 申请日: | 199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创造庵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Q16/02;F16H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工作台,尤其涉及使输出轴或旋转体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工作台。
背景技术
作为使输出轴或旋转体以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工作台,譬如有一种加工用分度工作台。加工用分度工作台把马达的旋转经过减速机构而转换为输出轴的旋转,并使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工作台以输出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根据工作台上所载放的工件的各加工工序而使工作台转动一定角度,依次进行各道加工工序。为了使工作台转动并使工件准确地到达规定位置,要对工作台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而对工作台转动角度的控制是通过对马达的旋转、即对输出轴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实现的。
然而,上述传统的旋转工作台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使用分度工作台的场合,工作台转动角度的控制是通过对输出轴旋转角度的控制实现的。然而在这一控制中,即使使用高精度的控制装置也难免有误差。特别是为了保证作业空间,工件等放置在工作台外边缘部附近。因此即使输出轴上旋转角度的控制误差较小,在离输出轴较远的该外边缘部附近也会形成较大误差。结果是难以提高工件等的定位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曾发明了日本特许公报1995-12200号中公开的旋转工作台。该旋转工作台如图6~9所示。图6~9所示的旋转工作台是用于分度工作台的。
旋转工作台的本体由上部罩10和下部罩12构成。上部罩10和下部罩12通过设置在四角的连接块14而连接。
工作台16可在上部罩10的上方旋转。在工作台16的上侧面放置譬如要加工的工件(未图示)。工件随着加工工序的进展而随着旋转的工作台16向规定位置移动。
1对X轴导杆(第1导杆)18a、18b沿X轴方向(第1方向)平行设置。X轴导杆18a、18b是直接动作导杆,固定在下部罩12的上侧面。
1对Y轴导杆(第2导杆)20a、20b沿Y轴方向(第2方向)平行设置。Y轴导杆20a、20b在与X轴导杆18a、18b垂直的方向设置,Y轴导杆20a、20b也是直接动作导杆,固定在下部罩12的上侧面。
X轴杆(第1移动导杆)22与X轴导杆18a、18b平行设置。X轴杆22的各端部分别可旋转地穿过可在Y轴导杆20a、20b上沿Y轴方向滑动的滑块24c、24d。从而,X轴杆22可与滑块24c、24d一起以与X轴18a、18b平行的状态沿Y轴方向移动。另外,X轴杆22因挡环的作用而不能相对滑块24c、24d沿长度方向移动。
Y轴杆(第2移动导杆)26与Y轴导杆20a、20b平行设置。Y轴杆26的各端部分别可旋转地穿过可在X轴导杆18a、18b上沿X轴方向滑动的滑块24a、24b。从而,Y轴杆26可与滑块24a、24b一起以与Y轴导杆20a、20b平行的状态沿X轴方向移动。另外,Y轴杆26因挡环的作用而不能相对滑块24a、24b沿长度方向移动。
移动体28的下部被X轴杆22可旋转地穿过,上部被Y轴杆26可旋转地穿过。移动体28通过滑块轴承而可在X轴杆22及Y轴杆26上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滑动。从而,移动体28可在被X轴导杆18a、18b和Y轴导杆20a、20b围绕形成的矩形平面29内进行2维运动。
作为第1螺杆的高精度X轴螺杆30是沿X轴方向设置的,且可旋转地架设在滑块24c、24d之间。X轴螺杆30与固定在移动体28下部内的螺帽(未图示)螺纹结合。一旦X轴螺杆30旋转,移动体28即沿X轴方向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Y轴杆26及滑块24a、24b等与移动体28一体地沿X轴方向移动。
作为第2螺杆的高精度Y轴螺杆32是沿Y轴方向设置的,且可旋转地架设在滑块24a、24b之间。Y轴螺杆32与固定在移动体28上部内的螺帽54螺纹结合。一旦Y轴螺杆32旋转,移动体28即沿Y轴方向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X轴杆22及滑块24c、24d等与移动体28一体地沿Y轴方向移动。
通过球轴承,输出轴34可以轴线为中心而相对上部罩10旋转。输出轴34的上端从上部罩10伸出,并与工作台16连接。从而,一旦输出轴34旋转,则工作台16也旋转。
当移动体28在输出轴34的周围旋转时控制杆36使输出轴34旋转。控制杆36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嵌入连接构件38的凹槽40内,该连接构件38通过轴承而可旋转地安装于移动体28的上侧面。从而,移动体28是以可在控制杆36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可转动的状态与控制杆36连接。控制杆36的另一端部与输出轴34的下端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创造庵,未经有限会社创造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7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