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平衡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6036.1 | 申请日: | 199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8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方 |
主分类号: | B60G25/00 | 分类号: | B60G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65210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衡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车辆悬挂装置。
传统的车辆悬挂装是对车辆起支撑及吸收振动作用,这种悬挂装置都可以起到这些作用,但是,所有这些悬挂装置在车辆转弯时,在惯性的作用下,都会向离心力方向偏斜,一方面使乘员产生不适,另一方面,也容易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发明一种能起到支撑及吸收振动的作用,同时又能自动平衡由于惯性产生的车辆偏斜及引起的乘员不适及行车危险的自动平衡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是这样的,由铰接的并可沿垂直于行车方向的平面摆动的摆杆(1),在摆杆(1)的下方为一个重锤(2),在重锤(2)的下方为换向开关的接点(3),在车体上安装有电机(7),电机(7)控制蜗轮蜗杆(9),蜗轮蜗杆(9)控制并可左右移动方丝杆(8),在方丝杆(8)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油泵(10),油泵(10)通过输油管(11)控制油压气体减震器(6),在控制器(13)上安装有控制电机(7)的换向开关(4)和继电器(5)。其中所述的电机(7)可为直流电机。所述的控制器(13)固定于车体上,在控制器(13)的中间上部铰接有可摆动的摆杆(1),在摆杆的下部固定一个重锤(2),重锤上有用于固定重锤的调整螺钉(12),在重锤的下方为换向开关的接点(3),在重锤的两侧为继电器(5)。所述的油压气体减震器(6)的结构是这样的,在减震器的下方为气体减震器(14),在气体减震器的上部为一油压缸(15)。在油压缸与气体减振器之间为一个千斤顶活塞(16),在油压缸的上部有一个和输油管相联的压力油接头(17)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效果是这样的,当车辆在转弯时,由于惯性的作用,重锤向离心力方向摆动,使离心力方向的接点接触,导通换向开关和相应的继电器,这时电机工作,带动蜗轮蜗杆使方丝杆向一方移动,并压缩一侧的油泵,通过输油管将油压入离心力方向一侧的油压气体减振器的油压缸内,使离心力方向的油压气体减振器升高,同时,也可降低另外一侧的油压气体减振器。这样可使车辆离心力方向一侧升高,平衡离心力,使车辆不再偏斜,这时,接点脱离,电机停止工作,当车辆通过弯道后,离心力消失,摆杆返回,另一侧接点导通,使车辆回到平衡位置。由于能自动平衡离心力,因此在行驶时,乘员无明显的不适感,同时,车辆也不易因失去重心发生危险。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的,由铰接的并可沿垂直于行车方向的平面摆动的摆杆(1),在摆杆(1)的下方为一个重锤(2),在重锤(2)的下方为换向开关的接点(3),在车体上安装有电机(7),电机(7)控制蜗轮蜗杆(9),蜗轮蜗杆(9)控制并可左右移动方丝杆(8),在方丝杆(8)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油泵(10),油泵(10)通过输油管(11)控制油压气体减震器(6),在控制器(13)上安装有控制电机(7)的换向开关(4)和继电器(5)。其中所述的电机(7)为直流电机,所述的控制器(13)固定于车体上,在控制器(13)的中间上部铰接有可摆动的摆杆(1),在摆杆的下部固定一个重锤(2),重锤上有用于固定重锤的调整螺钉(12),在重锤的下方为换向开关的接点(3),在重锤的两侧为继电器(5)。所述的油压气体减震器(6)的结构是这样的,在减震器的下方为气体减震器(14),在气体减震器的上部为一油压缸(15)。在油压缸与气体减振器之间有一个千斤顶活塞(16),在油压缸的上部有一个和输油管相联的压力油接头(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方,未经张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