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屉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5217397.2 | 申请日: | 199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31 |
发明(设计)人: | 熊育铭;熊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育铭;熊朝晖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1.一种用于对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间隔式热交换的新型屉式换热器,由一个或几个管壳式换热单元组成,每个换热单元包含有管箱、管板、壳体、换热管束、介质进出口管接头、连通管、安全阀管座、排气阀管接头、支座等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换热单元的壳体内设置有分程隔板,将每个壳体空间分成两个或几个依次连通的介质流程;在壳体内设置有折流板,控制壳程介质流速;其换热管束是根据管程介质的相态、流量和最佳流速要求、并配合被壳体隔板分隔的相应空间进行排列组合的;当换热器由两个或几个换热单元组成时,各换热单元均安装在一个统一的支承构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每个换热单元壳体内的分程隔板其两侧面与壳体内壁相焊固定,或将其一端与管板相焊固定的;该分程隔板的一个端部开有缺口,使被其分隔的上下流程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个换热单元壳体内的折流板是按被隔板分隔的每一流程分别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换热器由两个或多个换热单元组成时,换热单元之间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组成,安装在同一支承构架上。串联组合的换热单元用连通管连接,共同连续完成一个换热过程;并联组合的各换热单元或单元组,可以设置在同一供热系统同时并联工作或互为备用,也可分别与不同介质或不同参数的供热系统相连,分别完成各自的换热过程,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育铭;熊朝晖,未经熊育铭;熊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17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