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动态平衡功能的两轮摩托车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3153.0 | 申请日: | 1995-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559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邬大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大勋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平衡 功能 摩托车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特别是一种装备带动态平衡功能的支撑装置的两轮摩托车。
已知的两轮摩托车没有装备低速行驶时维持车体平衡直立状态的支撑装置,摩托车在起步、慢行和停驶时,驾驶员用脚支撑地面,用以保持车体的平衡直立。在通过城市路口和人群稠密处时,停车和慢行常常十分频繁,为了保持车体平衡直立,驾驶员必须经常用脚支撑地面,这样就增加了驾驶员的体力消耗,降低了驾驶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正是由于驾驶员必须经常用脚支撑地面,使得两轮摩托车不能装备封闭式座仓。由于没有封闭式座仓,驾驶员难免承受风、雨、灰、砂及日晒、寒冷之苦。因此,两轮摩托车在寒冷地区冬季利用率较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有人试验在两轮行驶的车辆上增加左右两个支撑轮,但由于不具有动态平衡功能,所以不能保持车体处于理想的平衡直立状态,尤其当车辆行驶在不平坦和倾斜地面时,车体倾斜会更大,甚至翻车,所以不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支撑装置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动态平衡功能的两轮摩托车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摩托车起步、慢行和停驶时保持车体平衡直立状态,驾驶员不再需要用脚支撑地面,因此增加了驾驶两轮摩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为两轮摩托车装备封闭式座仓和冬季利用发动机余热取暖提供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在两轮摩托车中部两侧安装可起落的支撑轮,在摩托车起步、慢行和停驶时将支撑轮落下接触地面支撑车体,正常行驶时,将支撑轮收起。支撑轮的起落可以通过液压、气动、机械及电器机构动作实现。液压或气动系统的动力可以从摩托车曲轴或传动轴引出。为使支撑装置具有动态平衡功能,本实用新型将支撑轮的杆部制作成一种压力缸结构,依赖压力缸的伸缩,将慢行或停驶时发生倾斜的两轮摩托车恢复到平衡直立状态。在压力缸的介质入口管路上装有一只常闭式二通阀,阀芯的复位弹簧由装在支撑轮杆部的一只弹簧构成,在车体倾斜支撑轮承受车体重量时,该弹簧受车体与支撑轮挤压变形,将二通阀打开。在压力缸的介质出口管路上装有一只常闭式二通阀,安装在每一侧支撑轮杆部压力缸介质出口管路上的二通阀,其控制端都是联接在另一侧压力缸上的。当某一侧压力缸进入压力介质时,就将另一侧压力缸介质出口管路连通,使另一侧的支撑轮杆部可以自由伸缩,保持支撑轮能够接触地面。
杆部压力缸的介质入口管路上的常闭式二通阀可以由下述结构组成:将杆部压力缸的柱塞制作成轴套形状,在内孔装有可以沿轴向滑动的柱塞芯轴,柱塞芯轴中部制作有一个轴肩,柱塞芯轴一端安装支撑轮支架和支撑轮,一端从压力缸缸筒底部伸出,在安装有支撑轮一端接近轴肩处制作有横油孔,此横油孔与柱塞芯轴轴线上的进油孔连通。在柱塞芯轴轴肩和支撑轮支架之间套装柱塞和弹簧,弹簧推压柱塞将其一个端面接触轴肩环形平面,使柱塞内孔将横油孔口遮盖,此时二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柱塞和支撑轮支架进一步压缩弹簧时,柱塞端面脱离轴肩的环形平面,横油孔口伸出柱塞内孔,此时二通阀处于打开状态,压力介质经横油孔进入杆部压力缸。介质出口管路上的二通阀可采用常闭式液控或气控二通阀。
为使支撑轮落下时,两轮摩托车仍能灵活转向行驶,支撑轮可采用弯脚轮结构,弯脚轮的轴线能绕支撑轮杆部中心线摆动。
本实用新型是装有带动态平衡功能支撑装置的两轮摩托车结构的一部分,其具体结构和制造成本应与具体规格、型号的摩托车制造一起考虑。此装置使用方便可靠,可促成带封闭式座仓的新一代舒适型摩托车的研制开发,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图1:一种带液压传动动态平衡支撑装置的两轮
摩托车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传动方案实施例的液压
系统原理图。
图3:带液压油缸的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常闭式双路液控阀主视图。
图5:常闭式双路液控阀俯视图。
图6:8位换向转阀主视图。
图7:8位换向转阀左视图。
图8 :支撑轮起落油缸左缸进油时8位换向转阀剖视图。
图9:支撑轮起落油缸右缸进油时8位换向转阀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传动方案实施例的气动
系统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液压传动实现动态平衡功能的两轮摩托车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大勋,未经邬大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3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