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多功能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50250.X | 申请日: | 199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6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彬;董长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长潇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报警器 | ||
1.一种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报警壳体内装有信号放大电路(B)、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和电源(e),而信号放大电路(B)包括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电阻(R3)、电容(C4和C5和C6)、微型扬声器(Y1),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包括发声集成电路(IC1)、锁控开关(SK)、振动传感器(ZC)、电阻(R2)、电容(C2和C3);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报警壳体内安装有信号放大电路(B)、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鸣笛信号产生控制电路D和电源e,而信号放大电路B包括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电阻(R3)、电容(C4和C5和C6)、微型扬声器(Y1),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包括发声集成电路(IC1)、锁控开关(SK)、按钮开关(AN1)或按钮开关(AN2)、电阻(R2)、电容(C2和C3),鸣笛信号产生控制电路(D)包括三极管(V1和V2)、电阻(R1)和电容(C1);固定安装在车体上的报警壳体内安装有信号发射电路(A)、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和电源(e),信号发射电路(A)包括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3)、电阻(R4和R5)、电容(C7和C8)、三极管(V3)、电感(L1)、晶振(JZ1)、印板发射天线(TXF),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包括锁控开关(SK)、振动传感器(ZC),信号接收器的壳体内安装有信号接收电路(F),信号接收电路F包括接收天线(TXS)、电感(L2)、晶振器(JZ2)、发声集成电路(IC4)、讯响器(Y2)、电源(e)、三极管(V4和V5和V6和V7和V8)、电阻(R6)和电容(C);其中,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的发声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耦合与信号放大电路(B)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相连通,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中的按钮开关(AN1)的一端连接锁控开关(SK),而按钮开关(AN1)的另一端与发声集成电路(IC1)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连通,按钮开关(AN2)的一端连接锁控开关(SK),按钮开关(AN2)的另一端与鸣笛信号产生控制电路(D)的输入端相接通,而鸣笛信号产生控制电路(D)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耦合与信号放大电路(B)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相连通,音响产生及控制电路(C)中的振动传感器(ZC)一端连接锁控开关(SK),而振动传感器(ZC)另一端也与发声集成电路(IC1)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及信号发射电路(A)中的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3)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发声集成电路(IC1)为KD56029A或KD9561A型号的集成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功率放大集成电路(IC2)为TDA2822M或KD28或LM386或TA336P型号的集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四与非门集成电路(IC3)为4049或4069或C033型号的集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发声集成电路(IC4)为KD-153D或KD-153B或KD-56029P型号的集成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报警壳体内安装有照明电路(E),由开关(BK)和照明灯(DZ)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长潇,未经董长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502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