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二轮车头灯光轴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10595.X | 申请日: | 199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大关孝;小川纯孝;田上卓也;林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6/02 | 分类号: | B62J6/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二轮 车头灯 光轴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在具有固定于车架上的车座的距路面的高度可高低变化的车高变更装置的自动二轮车上,为调节头灯的光轴而设置的头灯光轴调节装置。
现有的具有可高低变化车高的车高变化装置的自动二轮车,通过日本专利特开平5-16639号公报,已为公知。
在这种自动二轮车上,与高车高状态相比低车高时车架具有朝向前上方的姿势,如使头灯对车体架的姿势一定,则随着车高的变化,头灯的光轴变得不合适。
本发明之目的即是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用头灯光轴调节装置,它可适应车高变化对头灯的光轴作适当的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方案所记述的发明的特点在于,在具有可使固定于车体架上的车座距路面的高度产生高低变化的车高变更装置的自动二轮车上包括有:在使光轴朝向对应于高车高的高车高对应位置与使光轴比高车高对应位置的朝向向下成对应于低车高的低车高对应位置之间可以转动的头灯;对应于车高变更装置的动作可在高车高对应位置与低车高对应位置间转动头灯的光轴变更装置。
另外,本发明第2方案所记述的发明的特点是,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在车高变更装置与头灯之间设置与车高变更装置的动作连动并可转动头灯的光轴变更装置。
本发明第3方案所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案或第2方案记述的发明基础之上,光轴变更装置使得头灯的从低车高对应位置向高车高对应位置转动开始时间要比车高变更装置动作开始的时间晚;但使头灯的从高车高对应位置向低车高对应位置的转动开始时间与车高变更装置的动作开始时间同步。
本发明方案4所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或方案3记述的发明的基础之上,光轴变更装置包括有:致动机构,它可相应于往输入构件一方向的输入使头灯从低车高对应位置转到高车高对应位置,而连结于头灯上;将牵引力作为前述一方向的输入,在使其作用于在输入构件的方向连结于该输入构件的第1传动缆索;相应于车高变更装置的从低车高转向高车高的动作在牵引方向连结于车高变更装置的第2传动缆索;以及行程吸收机构,在第2传动缆索仅被牵引到规定行程之前,抑制牵引力从第2传动缆索向第1传动缆索的传递,并设置于第1与第2传动缆索间。
本发明第5方案所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第4发明的基础之上,在车体架一侧的支承构件与头灯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对头灯作用趋向低车高对应位置侧的力。
根据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构成,靠车高变更装置改变车高时,相应于车高变更装置的动作,光轴变更装置使头灯在低车高对应位置与高车高对应位置之间转动,由此,尽管车高变化,头灯的光轴都可进行适当的调节。
另外,根据本发明方案2所述的构成,由于光轴变更装置与车高变更装置连动而使头灯转动,所以光轴变更装置与车高变更装置达到传动机构的共通化,从而可以减少零件个数。
根据本发明方案3记述的发明的构成,由于头灯光轴与车高变更装置同步变化, 当从低车高向高车高变化时,担心在成为高车高状态之前头灯变化到高车高对应位置,对此,依靠将头灯转动开始时间定得比车高变更装置动作开始时间晚,故可以防止在车高达到高车高之前头灯达到高车高对应位置,而在从高车高向低车高变化时光轴向下侧使头灯转动,因此,由于这时光轴变更装置使得头灯转动开始时间与车高变更装置动作开始时间同步而转动,因此可使得头灯立即转到低车高对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方案4的发明的构成,车高变更装置的致动力通过第1与第2传动缆索传递到致动机构,由该致动机构使头灯转动,由于光轴变更装置与车高变更装置的传动机构之共通化,故可减少零件个数,而且由于行程吸收机构的作用,头灯的从低车高对应位置转到高车高对应位置的开始时间比车高变更装置工作开始时间要晚,故可防止车高达到高车高之前头灯转到高车高对应位置。
根据本发明方案5记述之发明的构成,即使由于第1或第2传动缆索断线使光轴变更装置动作不良,也可使得头灯转到低车高对应位置侧。
图面简单说明
图1为自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为高车高状态图1的主要部放大纵断面侧视图,
图3为低车高状态对应图2的纵断面侧视图,
图4为图3的4-4剖视图,
图5为驱动部纵断面侧视图,
图6为图5的6-6放大剖视图,
图7为图4的7-7放大剖视图,
图8为图4的8-8放大剖视图,
图9为头灯安装部附近纵断面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10-10剖视图,
图11为头灯处于高车高对应位置状态下的行程吸收机构的纵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05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蚕粉末为有效成分的降血糖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底物的定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