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成品油茶无效
申请号: | 96117705.5 | 申请日: | 1996-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1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12 |
发明(设计)人: | 钟介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介名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A23L1/18;A23L1/2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油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食用和储存的干成品油茶。
油茶曾经是我国民间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既经济实惠,又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且口感非常好。然而,其成分多,制做复杂,做好后还要小火吊煮保温,等待顾客。因其极不易储存,故一旦制成就必须及时销完。由于前述原因,使油茶这道很具特色的小吃因在现代经济市场中不具有竞争力而悄然隐退,以致从市场到家庭都已经绝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弦扬我国历史悠久的食文化,发掘民间传统小吃,在其基础上设计一种营养丰富、食用方便、卫生,便于储存和携带的干成品油茶。
本发明是以膨化大米粉为主料,以馓子、熟花生仁、酥黄豆、熟芝麻、熟精肉末、碎榨菜、碎芽菜、碎大头菜、金钩粉、动物油中的一种或数种为辅料,以花椒面、辣椒面、姜米、胡椒粉、精盐、味精、鸡精、干葱末的三种以上的组合为调料,主、辅、调料分别包装后合装而成。
上述各种成分中,芽菜和大头菜应先用动物油焙香,花生仁和黄豆可烘、炒或油炸,精肉末与榨菜应炒成肉卤。
除主料外,辅料和调料有四种不同组合,从而形成四种风格各异的油茶,每种风格的油茶及辅、调料分别是:麻辣油茶:
辅料:馓子、熟花生仁、酥黄豆、熟芝麻、碎大头菜、碎芽
菜;
调料:花椒面、辣椒面、精盐、味精、干葱末;香酥油茶:
辅料:馓子、熟花生仁、酥黄豆、熟芝麻、动物油、碎大头
菜、碎芽菜;
调料:精盐、味精、干葱末;馅子油茶:
辅料:酥黄豆、熟芝麻、熟精肉末、碎榨菜末、动物油;
调料:精盐、味精、干葱末;海味油茶:
辅料:馓子、熟芝麻、金钩粉、动物油;
调料:碎芽菜、碎大头菜、胡椒粉、姜米、鸡精、精盐、干
葱末;
本发明干成品油茶中涉及的成分中各种成分的重量份如下:
大米粉 20~30
馓 子 3~7
熟花生仁 4~8
酥黄豆 3~7
熟芝麻 2~6
动物油 4~8
碎芽菜 2~6
碎大头菜 1~3
花椒面 0.3~0.7
辣椒面 0.4~0.8
精 盐 1~4
味 精 0.2~0.4
姜 米 1~2
胡椒粉 0.3~0.7
金钩粉 4~8
熟精肉末 4~8
碎榨菜 1~3
干葱末 0.5~1.5
鸡 精 0.2~0.4
从营养成分考虑,其中的膨化大米粉可用大米粉的30~40%的膨化玉米粉替换。
按以上配方合成的干成品油茶,食用时,只需先将主料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再将辅料和调料先后倒入调匀,即得食用者所需的风味油茶,不仅营养丰富,口感极好,且方便卫生。
本发明的问世,使已经绝迹的油茶小吃得以复苏,并赋予新的内容,使其能投入工业生产、方便储存、运输,并为千千万万的人们享用。
下面以表格形式给出各种实施例:
表1:表2: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介名,未经钟介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