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侧面冲击气袋装置的座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119237.2 | 申请日: | 199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8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康纪;加藤久明;大野光由;中居茂治;柳濑一志;松崎贤治;兼原正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亚乐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2 | 分类号: | B60R21/22;B60N2/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冲击 气袋 装置 座椅 结构 | ||
1.具有侧面冲击气袋装置(14)的座椅结构,该座构结构被制成使得气袋装置(14)被结合到与车门对面的椅背侧面部分上,气袋装置(14)在侧面冲击时被启动,使得座椅面层(20,44,232,232B)的缝合部分(48)断开,并且气袋本体在车身侧面部分与车辆承客侧面之间充涨,该缝合部分(48)是通过将覆盖椅背前面的座椅前面层(14)与覆盖椅背侧面的座椅侧面层(46,232A)缝合形成的,其中包括:
一片形部件,提供了座椅侧面层(46,232A)内,与座椅侧面层(46,232A)结合,该片形部件比座椅侧面层(46,232A)难以拉伸,并且该片形部件的一端与缝合部分(48)缝合,及
一固定部件,提供在椅背(12)里,该固定部件与片形部件那一端相对的侧面的另一端衔接。
2.如权利要求1的座椅结构,其中该片形部件的该一端于座椅侧面层(46,232A)缝合,并与座椅侧面层(46,232A)一起用缝合线在座椅侧面层(46,232A)与片形部件缝合那一端位置的车辆横向外侧位置与座椅前面层(14)缝合。
3.如权利要求2的座椅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与座椅侧面层(46,232A)一起的安装在片形部件的所述另一端的衔接部件。
4.如权利要求3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衡接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衔接。
5.如权利要求4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的固定部件是一固定在椅背框架上的金属杆。
6.如权利要求1的座椅结构,其中该片形部件呈具有比气袋垂直延伸宽度窄的宽度的垫片形式,并置于气袋本体垂直延伸位置中间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1的座椅结构,进一步包括:一贴边,被提供于缝合部分(48)来缝合座椅前面层(14)。座椅侧面层(46,232A)及片形部件,它由贴边织物和贴边芯构成,当气袋扩展时,该贴边至少保留在座椅面层(20,44,232,232B)上该贴边被缝合在片形部件的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的座椅结构,其中该贴边织物由将座椅侧面层(46,232A)和片形部件缝合在一起的第二缝合线缝合,第二缝合线位于将座椅前面层(14)、座椅侧面层(46,232A)及片形部件缝合在一起的第一缝合线的座椅内侧位置。
9.如权利要求8的座椅结构,其中该第二缝合线有比第一缝合线的高的强度或者有比第一缝合线小的针距。
10.如权利要求7的座椅结构,其中该片形部件被提供于气袋本体垂直延伸宽度范围内,并且被提供得具有大于或等于气袋本体垂直延伸宽度一半的宽度。
11.如权利要求7的座椅结构,其中该贴边芯具有至少一个易断部分,它被提供在气袋本体垂直延伸宽度范围内,并在气袋本体展开时断开。
12.如权利要求1的座椅结构,进一步包括:
一具有两端并比所述座椅侧面层(46,232A)难拉伸的片形部件,该片形部件的一端位于椅背(12)的车辆纵向前侧,而另一端位于椅背(12)的车辆纵向后侧。
13.如权利要求1的座椅结构,进一步包括:
一拉力传递部件,用于彼此连接覆盖椅背侧面的座椅侧面层(46,232A)与设在椅背内侧的固定部件,
该拉力传递部件设于所述的座椅侧面层(46,232A)内侧并与所述座椅侧面层(46,232A)成一体,该拉力传递部件具有两端并比所述座椅侧面层(46,232A)难拉伸,该拉力传递部件的一端被缝合到所述缝合部分(48),而与上述该拉力传递部件的一端相对的该拉力传递部件的另一端被接合到固定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3的座椅结构,其中该拉力传递部件被提供于在车辆横向上气袋壳内部,使其沿气袋装置(14)的气袋壳外周边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4的座椅结构,其中气袋壳具有一个在对着拉力传递部件的部分处的开口。
16.如权利要求13的座椅结构,进一步包括:
一安装在拉力传递部件纵向端部的衔接部件,该拉力传递部件借助于该衔接部件与固定部件衔接。
17.如权利要求16的座椅结构,其中该固定部件安装在气袋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亚乐克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亚乐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2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物加热室
- 下一篇:确定一建筑物地震破坏度的方法和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