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需氧微生物发酵过程控制菌体代谢节律的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9825.7 | 申请日: | 199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04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钱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P1/00;C12M1/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发酵 过程 控制 菌体 代谢 节律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需氧微生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在线控制微生物菌体的代谢规律,使其处于节律状态,其中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所有人工或自动操作均采用阶跃或开/关方式进行以使菌体的代谢处于一定周期和幅值的振荡状态,并且菌体代谢节律的控制方法是将CO2和pH关联,建立时变非线性相关回路,以控制pH和CO2为核心建立如下四组控制回路:
控制回路1:流加氮源作为输入变量,pH和CO2为输出变量,通过多变量控制器给定pH设定值,控制氮源流加;
控制回路2:改变通风量作为过程的输入变量,pH和CO2为输出变量,通过多变量控制器把CO2的变化反馈给输入,由多变量控制器给定CO2的设定值,控制风量;
控制回路3:流加生物素为输入变量,pH和CO2为输出变量,通过多变量控制器把CO2的变化反馈给输入,由多变量控制器控制生物素的流加量,或者改变CO2设定值;
控制回路4:流加碳源为输入变量,pH和CO2为输出变量,通过多变量控制器把CO2的变化反馈给输入,由多变量控制器调节碳源的间歇流加量,并调节CO2的振荡幅度设定值;
其中,控制回路1的输入采用开/关阀自动执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自动操作采用计算机控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自动操作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传感器和仪表、驱动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的自动监控系统。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多变量控制器的输入包括调整通气量、流加生物素、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多变量控制器的输出是CO2。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使用红外分析仪检测CO2浓度。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使用pH电极及变送器检测发酵液的pH值。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代谢节律监控规则是通过实时图形显示的代谢轨迹而决定的。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流加氮源的方式是由计算机控制电磁阀的通/断。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菌体的代谢振荡幅值是通过改变通气量、流加生物素、流加碳源和流加氮源,调整CO2的浓度。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菌体的代谢振荡周期如下确定:
pH控制范围=pH设定值±pH调节度
pH调节度=pH调节率%×(pH上量程-pH下量程)
振荡周期=n×pH调节度 式中n为使单位pH值下降所需的单位时间。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发酵产物为氨基酸。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发酵产物为核酸。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发酵产物为古龙酸。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发酵罐包括各种体积规模的气升式发酵罐和搅拌式发酵罐。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氧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方法,其中的发酵是分批发酵或补料-分批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8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