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可挤压塑料制作管状预成型件的挤压头无效
申请号: | 96119995.4 | 申请日: | 199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塔尔·格律特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0 | 分类号: | B29C51/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德国(D-***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塑料 制作 管状 成型 压头 | ||
1.一种用可挤压塑料制作管状预成型件的挤压头,预成型件至少由一层构成且形成空心体,每一层由一分配器确定,所说的分配器(14~19)具有一中心孔(28)且有一环状间隙(24)的环状出料口(53),其在套筒(23)的外表面(27)与分配器(14~19)孔(28)之间形成,其时出料口(53)与流道相连,由输送通道(40)供料,其具有一与挤压机(3~7)连接的连接通道(39),而且其时分配器(14~19)的套筒(23)和孔具有一共同纵轴(26),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配器(14~19)由4个分配圆盘(29~32)构成,其以与纵轴(26)成直角的接触面(33~38)相互平置,其时输送通道(40)配置在两中间分配圆盘(31,32)的相互卧置的至少一个接触面(35,36)上,输送通道具有排出口(42),使流道分成两支通道(43,44),其中一中间分配圆盘(31,32)至少设有一相互卧置的接触面(34,38),一外分配圆盘(29,30)至少设有一相互卧置的接触面(33,37),两外分配圆盘(29,30)具有中心伸出部分(45,46),其处于两中间圆盘(31,32)的中心孔(51,52)中,并且彼此叠在一起相通,在其相互灵活的端部之间向着环形间隙(24)形成环状出料口(53)以及使分支通道(43c,44c)在伸出部分(45,46)和中间分配圆盘(31,32)的中心孔(51,52)之间所形成的自由空间直至出料口(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排出口(41,42)彼此相对地移放在两分支通道(43,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排出口(41,42)围绕纵轴(26)成180度彼此相对地放置,以接触面视图来看,输送通道(40)呈半圆形环形槽,其时连接通道(39)同心地设置在排出口(41,42)所处的两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之一项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输送通道(40)配置在中间分配圆盘(31,32)的两相互卧置的接触面(35,36)上并且中间分配圆盘(31,32)中的31具有通向第一外分配圆盘(29)的排出口(41)而另一中间分配圆盘(32)具有通向第二外分配圆盘(30)的排出口(4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之一项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分支通道(43,44)往往置于中间分配圆盘(31,32)和外分配圆盘(29,30)的两者相互卧置的接触面(34,33;38,37)中且成一闭合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在各自中间分配圆盘(31,32)中设置的分支通道部分(43a,44a)以径向到排出口(41,42)具有一横截面缩减部分,所属的外分配圆盘(29,30)在其分支通道部分(43b,44b)设有一通向排出口(41,42)与中间分配圆盘(31,32)相应的分配器小通道(54)以及一向横截面缩减部分与中间分配圆盘(31,32)相应的缩减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中间分配器(31,32)以其在外分配圆盘(29,30)所属的接触面(33,37)作支承的接触面(34,38),轴向设有环状突出部分(47,48),向内伸入中心孔(51,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每一中间分配圆盘(31,32)各自相对其接触面(35,36)的中心孔(51,52)与另一中间分配圆盘(31,32)的接触面(36,35)上中心孔邻接,横截面则缩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分配圆盘用可溶性粘结剂连接成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也可以用螺栓(50)作连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使多个分配器(14~16;17~19)装在一壳体(1,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多个壳体(1,2)组装成一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钼精矿焙砂粉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表面微坑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