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可挤压塑料制作管状预成型件的挤压头无效
申请号: | 96119995.4 | 申请日: | 199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9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塔尔·格律特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0 | 分类号: | B29C51/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德国(D-***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塑料 制作 管状 成型 压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可挤压塑料制作管状预成型件的挤压头,预成型件至少由一层构成且形成空心体,每一层由一个分配器确定,所说的分配器具有一中心孔且有一环状间隙的环状出料口,其在套筒的外表面与分配器孔之间形成,其时出料口与流道相连,由输送通道供料,其有一与挤压机连接的连接通道,而且其时分配器的套筒和孔具有一共同纵轴。
这类挤压头在WO93/10956中已有叙述。其中每一分配器由两部分构成,往往包括一凸缘部分和一锥形套筒部分。两部分相互插接,以致使两凸缘部分以与纵轴成垂角的接触面相互结合。连接通道自两凸缘部分的圆周开始,在被分成两分支的输送通道中接入。输送通道的两分支在凸缘部分的相互结合表面上形成。其接入每一流道中,以螺旋线状加进到分配器两部分内部的套筒部分的外表面上并象一双头螺栓通过。流道通向分配器外部套筒部分的孔壁。上述结构的多个分配器以纵轴方向相互竖直相继排列,以致使其垂直部分至少延伸到在其下配置分配器凸缘部分的孔中。
此外,一种公知的挤压头其中分配器呈套筒形且相互竖直。所说的挤压头用于制作多层,如结构上多至6层的预成型件是复杂的,此外还明显地增大径向结构空间。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因为设备要求并列设置多个这类挤压头,例如多工位设备则多达12个,存在限制空间的问题。挤压头的直径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轴心距,以致其还影响设备制成的产品的数量。此外,对于任何应用的情况下,当由设备诸如制成多层预成型件,除了为预成型件所设置的挤压头之外,一种新结构挤压头是需要的。
另外,相互竖直也影响流道的长度。为了对熔体不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流道应当确保尽可能短,另一方面,流道必须保证所得产品组织均匀
公知结构上的另一缺点在于这类挤压头的生产能力范围限于公斤/小时。这意味着,其仅可在很狭窄的可达到质量的范围内保证最佳功能。结果,作为引导物料的心脏形曲线状通道仅在很小范围内保证最佳功能。再一个缺点在于挤压头的结构长度较长,以致于使用回转挤压头制作具有多层结构的空心体限于小范围内或者不予以考虑。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挤压头,其对待加工物料具有较大使用范围且制作成预成型件,其圆周上的质量均匀。此外,该挤压头结构简单,而且可以根据层数的不同需要作简单的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分配器由4个圆盘构成,其与纵轴成直角的接触面相互卧接。其时,输送通道配置在两中间分配圆盘的相互卧置的至少一个接触面上,输送通道具有排出口,使流道分成两支道,其中一中间分配圆盘以及一外分配圆盘至少设有一相互卧置的接触面,两个外分配圆盘有中心伸出部分,其在两中间分配圆盘的中心孔中并且彼此叠在一起相通,在其相互灵活的端部之间向着环形间隙形成环状出料口,以及使分支道通在伸出部分和中间分配圆盘的中心孔之间所形成的自由空间,直至出料口。
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对于每一层都有一分配器,其单独形成结构单元,从层结构来看结构部分不必相互竖直。这样有可能基于不同的目的快速调整挤压头。可以通过添加或去除单个分配器调节机器,以达到必需的层数。分配器沿纵轴相叠配置。由这达到直径恒定,与制作层的数目无关。所以,具有多个挤压头的设备的轴心距大大减小。最后,达到缩短结构,以致于对回转机构之接头也加以考虑。此外,基于通道的配置和引导,特别是基于分支达到改善质量的目的,因为物料输送到通道中能够通过结构及改变物料流量时近壁边界层生成厚度的变化作补偿。
最后,以径向平面上的配置形成较短的流道。尽管如此,比较好地限制熔体,特别可通过流体分流来达到。总之,可获得紧密的结构方式。在预成型中,基于改进的流道压力明显被降低。均匀的压力分配在通过下列的鼓风制作空心体时也有良好的作用。
最终,挤压头的重量也减轻,而较小的占地面积意味着,现有的机器的后备设备也是较简单的。
在本发明的结构中,排出口彼此相对地移放在两分支通道上。这样,达到了改善分流的重叠,从而有利于压力均匀分配。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排出口围绕纵轴成180℃彼此相对放置,输送通道从接触面视图来看呈半圆形环形槽,其时连接通道同心地设置在排出口所处的两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米勒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钼精矿焙砂粉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表面微坑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