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粘结层的软管及其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6191602.8 | 申请日: | 199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公英;北村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3/24 | 分类号: | F16L3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幼平,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粘结 软管 及其 连接 结构 | ||
1.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其中,它的端部连接到圆筒部件的插入部分上,它包括:
由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的树脂层组成的树脂软管主体;
主要包含橡胶或树脂的粘结层,粘结层被至少涂在上述树脂软管主体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的内周。
2.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其中,上述树脂软管主体有一个弯曲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其中,上述粘结层由氟橡胶,变性硅酮橡胶,酚醛树脂涂层剂或硅烷连接剂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其中,上述粘结层的厚度是1μm到100μm。
5.一种树脂软管的连接结构,它包括:
权利要求1中的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
在其插入部分的外周有环形凸出部分的圆筒部件;
其中,至少在上述树脂软管的内周有粘结层的端部相对地插到上述圆筒部件的插入部分,
其中,上述树脂软管的端部被粘结层粘到上述圆筒部件上。
6.一种树脂软管的连接结构,它包括:
一根权利要求3中的带有粘结层的树脂软管;
一个在其插入部分的外周有环形凸出部分的圆筒部件;
一个放在相对地插到上述圆筒部件的插入部分中的上述树脂软管的外周上的紧固器。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树脂软管的连接结构,其中,上述圆筒部件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管子或连接器。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的树脂软管的连接结构,其中,用来把上述树脂软管粘到上述圆筒部件上的上述紧固器装在插到上述圆筒部件的插入部分中的树脂软管主体的端部的外周上。
9.最内层由树脂制成、端部连接到用来连接软管的管件上的带有粘结层的弹性软管,包括一主要包含橡胶或树脂的粘结层,粘结层被涂在至少上述弹性软管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的内周。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带有粘结层的弹性软管,其中,上述粘结层由氟橡胶涂层剂,酚醛树脂涂层剂,硅烷连接剂,高聚合物变性硅酮油,变性硅酮橡胶或它们的混合物制成。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的带有粘结层的弹性软管,其中,上述粘结层的厚度是1μm到200μm。
12.按照权利要求9的带有粘结层的弹性软管,其中,上述最内层由氟树脂,亚乙烯氟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3.弹性软管的连接结构,它包括:
一种由树脂制成的最内层和主要包含橡胶或树脂的粘结层组成的弹性软管,粘结层至少涂在软管的一个端部或两个端部的内周;
一个用来连接软管的管件,
其中,至少在上述弹性软管的内周有粘结层的端部插到用来连接软管的上述管件中,
其中,上述弹性软管的端部通过粘结层粘到用来连接软管的上述管件上。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弹性软管的连接结构,其中,上述用来连接软管的管件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管子或连接器。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的弹性软管的连接结构,其中,连接到用来连接软管的上述管件上的上述弹性软管在使用中被自动加热,由树脂制成的最内层的上述弹性软管的端部的内周通过粘结层粘到用来连接软管的上述管件的外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16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