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驱动车辆的总冷却组件无效
申请号: | 96199930.6 | 申请日: | 199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A·拉克尔达斯;P·A·克尔肖;A·约瑟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加拿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F01P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备麟,章社杲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驱动 车辆 冷却 组件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个冷却组件,它包括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机动车的内燃机机舱内进行液体循环和排热的分散模件的新颖组织与安排。
发明背景的概述
内燃机要求排热。某些内燃机为风冷却的,而另一些为液冷的。作机动车动力的内燃机在许多情况下一直是液冷的。这种冷却是由装在发动机机体上并由该发动机直接转动的发动机驱动冷却液泵(通常称作水泵)来完成的。该泵迫使发动机冷却液经发动机中的冷却液通道,随后经水箱,最后返回到该泵进口以完成流体循环,其中在冷却液通道内,冷却液吸收发动机热量,而在水箱内则排出热量。在许多情况下采用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或由电马达驱动的风扇来抽吸周围空气使其横穿过水箱,这样,水箱内的热量由于自冷却液传热给周围空气而被排走,从而冷却了发动机。一恒温阀(常称节温器)相对于冷却液温度控制被泵送的冷却剂流经水箱的流量。节温器限制流经水箱的流量,直到冷却液达到足够的温度,使节温器允许冷却液经水箱流动,从而水箱可有效地限制发动机温度。这样,节温器构成了冷却液温度调节的结构,一旦发动机充分变暖后,它建立发动机所需的运转温度,同时在发动机冷起动时,自动允许冷却液更快地加热。
U.S.3,999,598;4,475,485;4,557,223;4,567,858;4,691,668;和4,759,316都公开了内燃机冷却系统,其中,利用一水泵,使发动机循环冷却液经热交换器的冷却液通道将冷排走,而在某些情况下,还采用一电马达驱动风扇或鼓风机迫使周围空气横穿热交换器。在这些专利的某些中,热交换器是以自燃机为动力的机动车的水箱。US3,999,598和4,475,485公开了加热器组件的加热器芯子,它加热该种车辆的乘客坐舱,也是一种热交换器,发动机冷却液经该热交换器进行循环,并且通过电马达驱动风扇迫使周围空气穿过热交换器,从而将加热的空气供给乘客坐舱。US3,999,598;4,475,485;4,557,223;和4,691,668也公开了利用电马达转动泵,从而迫使发动机冷却液流经热交换器。
欧洲专利申请0584850公开了一种整个冷却系统,包括一个具有一整体冷却液泵的水箱,该泵最好与水箱端盖制成一体。
日本专利申请07180554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一水箱,节温器阀,风扇、水泵和包括一蓄热装置的旁通通道。
蓄热装置的用途是通过在发动机冷起动期间将热量辐射到流经旁通通道的低温冷却水来改善发动机的暖机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总冷却组件,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冷却系统具有重大的优点,其中一个优点是简化了在机动车总装车间的装配作业。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总冷却组件,它相对于现有技术冷却系统具有重大的优点,其中的一个优点是简化了在机动车总装车间的组装作业简单。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总冷却组件,包括:一个热交换器模件;一个冷却风扇模件,与热交换器模件连接,所述冷却风扇模件具有一个驱动风扇的第一电马达;一个流体泵,与热交换器成流体连通;一个转动所述泵的第二电马达;一个有选择地操作第一和第二电马达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模件包括一个板构件,其上有一个以壁围成的直通通道,所述风扇这样配置在直通通道内,第一电马达转动风扇,产生一股经直通通道被抽吸的空气流;该板构件包括一邻近热交换器模件的板部,该板部包括以壁围成的直通通道,并泵、第二电马达和控制器均装于所述板部上。
本发明也提出一种将内燃机和该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装配的方法,包括:首先,将下列模件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总冷却组件,它限定一条通过该组件的空气流道:1)一热交换器模件,用以将热量自流体传输给正进入所述空气流道的空气,包括前、后面,空气经这些前、后面,按热交换关系,能通过所述热交换器模件,以便自流经所述热交换器模件的流体吸收热量,从而形成一股空气流;2)一冷却风扇模件,它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模件的邻近,包括一风扇/电马达组合件,用以自所述前面穿过所述热交换器模件将空气抽吸到热交换器模件的后面,以形成所述空气流;3)一泵/电马达组合体;4)一条流体导管,用以使热交换器模件和泵构成流体连通;5)一控制器,用以控制各电马达的转动,以及然后通过下列步骤,按操作开系将所述总冷却模件与内燃机连接:1)装配一条第二流体导管,使热交换器模件和发动机冷却液通道系统成流体通道;2)装配一条第三流体导管,使泵和发动机的冷却液通道系统成流体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在一机动车冷却组件中,使用于发动机的总冷却组件的功率消耗最少的操作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的冷却需要,使用控制模件来控制第一和第二电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加拿大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加拿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9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甲苯的甲基化反应选择性地制造对二甲苯
- 下一篇:同步二进制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