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割岩机无效
申请号: | 96210946.0 | 申请日: | 199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785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有贤 |
主分类号: | B28D1/08 | 分类号: | B28D1/08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慧芳 |
地址: | 046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岩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在完整岩层中开采石料的割岩机。
目前,开山取石主要靠钻爆、盾构,没有专用机械设备,劳动强度大,工作面不安全,作业缓慢,状态十分落后。这种开采石料的方法不仅对矿山破坏性大,而且所采石料很不规则,还需一定的加工才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新颖、独特,平稳安全,轻便高效且所采石料有规则,一般不需任何加工即可使用的割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割岩机,该机主要包括喷水割链和膨压推进两部份以及起导向作用的数个定劈,喷水割链部份由门形自封式割链、内喷导板、导轮、减震导轨、减震弹簧、水道、喷水接头、排渣皮带、皮带轮、粉渣网眼、水缝、切割动力等组成,门形自封式割链紧绕在内喷导板、导轮、减震导轨上,内喷导板与导轮在同一平面上,并固定于切割动力上,导轮通过轴承与切割动力连为一体,减震导轨夹于导板中间,并通过销轴与导板连接,减震导轨的下沿与减震弹簧相接触,内喷导板与门形自封式割链相接触的截面有凸起,且中间留有水缝,水道夹在导板腔内,导板上分布一匝粉渣网眼,排渣皮带置于导板腔内,并经皮带轮与切割动力相连;膨压推进部份包括纵深膨压组、扩缝膨压组、二位六通阀及分配活塞,纵深膨压组装于内喷导板的前端,扩缝膨压组装于内喷导板的中部,二位六通阀分别与纵深膨压组及扩缝膨压组的管道相连接,分配活塞的输入口与空压机相连,分配活塞的接口分别与二位六通阀的接口相连;纵深膨压组及扩缝膨压组均由缸体、活塞、膨膜、膨甲、耐压管、膨孔及弹簧组成,活塞置于缸体内,缸体的上下方均粘有膨膜,膨膜外粘有膨甲,耐压管装于缸体的尾部侧面,缸体的尾部还设有弹簧,其尾部插入内喷导板的腔内,缸体的中部上、下均设有膨孔;定劈由劈蕊、劈甲、螺栓组成,劈甲内壁呈斜面并与劈蕊的梯形脚斜面相吻合,劈蕊与劈甲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割岩机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割岩机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链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与内喷导板结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门形自封式割链与导轮结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膨压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膨压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分配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定劈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割岩机主要包括喷水割链和膨压推进两部份以及起导向作用的数个定劈。喷水割链部份由门形自封式割链1、内喷导板2、导轮3、减震导轨4、减震弹簧5、水道6、喷水接头7、排渣皮带8、皮带轮9、粉渣网眼11、水缝16、切割动力18等组成。门形自封式割链1紧绕在内喷导板2、导轮3、减震导轨4上,内喷导板2与导轮3在同一平面上,并固定于切割动力18上,导轮3通过轴承20与切割动力18连为一体,减震导轨4夹于导板2中间,并通过销轴与导板2连接,减震导轨4的下沿与减震弹簧5相接触,内喷导板2与门形自封式割链1相接触的截面有凸起,且中间留有水缝16,水道6夹在导板2腔内,并由装在导板2上的喷水接头7接小水泵或静压水。导板2上分布一匝粉渣网眼11,排渣皮带8置于导板2腔内,并经皮带轮9与切割动力18相连,清渣皮带8一者把从粉渣网眼11进来的切割粉渣带出排渣口10。另外还可使切割与膨压推进部份形成隔离。膨压推进部份包括纵深膨压组14,扩缝膨压组13、二位六通阀15及分配活塞,纵深膨压组14装于内喷导板2的前端,扩缝膨压组13装于内喷导板2的中部,二位六通阀15分别与纵深膨压组14及扩缝膨压组13的管道12相连接,分配活塞的输入口44与空压机或油泵相连,分配活塞的接口46、47分别与二位六通阀15的接口42、4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有贤,未经张有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藏式洗衣机控制盘座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速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