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先导式双向调速阀无效
申请号: | 96213273.X | 申请日: | 199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765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松林;李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松林 |
主分类号: | F15B13/042 | 分类号: | F15B13/04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机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先导 双向 调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调速阀,尤其是使节流阀两端压差保持恒定的先导式双向调速阀。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液压工程手册》的第907页公开了一种将定差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作减压型调速阀的技术方案。其不足是定差减压阀的阀芯只能一个方向起定差作用,反向通油时,减压阀口全开,对压力不起补偿作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导式双向调速阀,它不仅能实现流量的双向调节,而且在正、反两个方向上均能使节流阀两端的压差保持恒定。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导式双向调速阀,包括:先导式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其独到之处是:减压阀具有一个可滑动的阀套,阀套内设有阀芯,二者间构成一个进油口和2个减压油口,阀芯的两端为调压弹簧且各端还分别通向油源或负载,另有一个检测油流方向并将油源的压力作用于减压阀进油口的梭阀,还有一个与减压阀相互作用以补偿节流阀两端压差的主调节器,该主调节器的控制油口与节流阀的一端相连通。
而且,主调节器的弹簧将其锥型阀芯压向控制油口,该控制油口通向减压阀阀芯的一端并经节流阀后分别通向其阀芯的另一端、梭阀的一个进油口以及接油源或负载的进出油口,主调节器的弹簧腔经节流孔通向减压阀的进油口,其进出油腔与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相连通并具有通向负载或油源的出进油口,梭阀的出油口经节流孔也通向减压阀的进油口,减压阀的两个减压油口与接回油箱的油道相连通。
而且,减压阀的阀芯为三台肩两槽式对称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梭阀可将检测出的油源压力作为减压阀的进油压力,故无论正反哪个方向进油,均可以通过梭阀(自身固有的功能)将油源引向减压阀的进油口。而油源和接负载的压力均另经油道分别通向减压阀阀芯的两端(当一端为油源时,另一端即为负载),由于两端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差,使得减压阀的阀芯和阀套总是在阀芯压缩某一端弹簧并在其中的一个减压油口处工作,与此同时,节流阀两端压差的变化通过主调节器反映到减压阀的进油口,以改变其减压油口开口量,而该开口量的变化反过来引起主调节器锥型阀芯上下移动,从而通过调节器的控制油口使节流阀两端变化的压差恢复到原来值。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流量的双向调节,而且具有较好的等流量特性和负载阶跃响应特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A-A处的剖视图。
图3、图4分别是减压阀两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4,本调速阀包括:先导式定差减压阀5和节流阀21,减压阀5具有一个可滑动的阀套6,阀套6内设有阀芯4,二者间构成一个进油口3和2个减压油口2、8,阀芯4的两端为静态时使其处于居中位置的调压弹簧1、7、二弹簧1、7的理论刚度应该相等,所述阀芯4的各端还分别通向油源或负载(根据油流方向,当一端为油源时,另一端即为负载),另有一个检测油流方向并将油源的压力作用于减压阀5进油口3的梭阀27,还有一个与减压阀5相互作用以补偿节流阀21两端压差的主调节器14,该主调节器14可采用锥阀,其控制油口20与节流阀21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构成可以是:主调节器14的弹簧11将其锥型阀芯17压向控制油口20,该控制油口20经油道13通向减压阀5阀芯4的一端并经节流阀21后分别通过油道23、24引向减压阀5阀芯4的另一端、梭阀27的一个进油口25以及接油源或负载的进出油口22,主调节器14的弹簧腔12经节流孔30、9通向减压阀5的进油口3,其进出油腔15与梭阀27的另一个进油口26相连通并具有通向负载或油源的出进油口16,梭阀27的出油口28经节流孔29、9也通向减压阀5的进油口3,减压阀5的两个减压油口2、8与接回油箱19的油道10、18相连通。上述构成可以是图1和图2所示的集成式结构,也可采用分离元件并参照上述方式以油管予以连通。
所述减压阀5的阀芯4为三台肩两槽式对称结构。
一般,先导式减压阀的流量:Qd=(1~2)%Qn(Qn为本调速阀的额定流量)。
工作时,如果系统油流方向为P1→P2→P3,减压阀5的阀芯4和阀套6处于图3位置,假设负载压力P3突然升高即P3↑(P1为油源压力,近似为常数),则(P1-P3)↓,阀芯4来不及运动,会导致通过的流量有下降的趋势,则(P2-P3)↓,破坏减压阀5的平衡状态,使其阀芯4右移,减压油口8增大,PC↓即主调节器14弹簧腔12控制压力下降,则锥型阀芯17上移,控制油口20增大,这样必然导致(P1-P2)↓→P2↑→(P2-P3)↑最终使(P2-P3)恢复原来值,即节流阀21前后压差基本恒定,故通过节流阀21的流量也基本保持恒定;当系统油流方向为P3→P2→P1时,减压阀5阀芯4和阀套6处于图4位置,假设负载压力P1突然升高即P1↑(P3为油源压力,近似为常数),则(P3-P2)↓,破坏减压阀5的平衡状态,使其阀芯4左移,减压油口2增大,PC↓即主调节器14弹簧腔12控制压力下降,则锥型阀芯17上移,控制油口20增大,这样,必然导致(P2-P1)↓→P2↓→(P3-P2)↑,最终使(P3-P2)恢复原来值,即节流阀21前后压差以及所通过的流量均基本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松林,未经聂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3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补充液装置的子母式清洁亮光刷
- 下一篇:溜冰鞋扣带固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