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伞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216325.2 申请日: 1996-06-24
公开(公告)号: CN2269093Y 公开(公告)日: 1997-12-03
发明(设计)人: 陈学梁 申请(专利权)人: 陈学梁
主分类号: A45B9/02 分类号: A45B9/02;A45B25/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3000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折伞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伞,特别是与折伞的伞柄有关。

公知的折伞伞柄功能单一,权供持伞、折合时可以箍住伞骨、安装一个圈形物可将伞挂在某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留现有折伞伞柄上述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具有使折伞在湿的时候与干的物品同放在一起而干的物品不湿的功能的折伞伞柄的折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伞柄由甲圆筒1和乙圆筒4两个圆筒构成,筒壁厚度相等,为0.2至3毫米;直径相等为35至45毫米,最好是38至43毫米,公知的折伞折好扎紧后能放入筒中。

2、甲圆筒1的底厚度为10至25毫米,最好是15至20毫米;下底面6距甲圆筒1的下端筒口3的长度为10至25毫米,最好是15至20毫米;上底面中间制有有底的螺座7,螺座7的轴线与甲圆筒1的轴线相重合,螺座7内制有内螺纹,公知的折伞伞杆9下端的螺柱8能旋入螺座7内。

3、甲圆筒1的下底面6制有0.2至5毫米厚、20至30毫米长、5至10毫米高的凸出体12,中间制有2至5毫米直径的圆孔,孔心轴线与螺座7的轴线相垂直。

4、甲圆筒1上端筒口2和下端筒口3制有相同的螺纹;甲圆筒1上端筒口2的螺纹内壁或外壁置有橡胶密封垫圈。

5、乙圆筒4下端筒口5制有与甲圆筒1上端筒口2或下端筒口3相吻合的螺纹,乙圆筒4通过其下端筒口5的螺纹可旋接在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或下端口3上。

6、乙圆筒4的筒底厚度为0.2至5毫米,最好是0.2至3毫米。

7、乙圆筒4的下端筒口5旋接在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上后,甲圆筒1的下底面6距乙圆筒4的底的距离长度比公知的折伞折好扎紧未撑开时,卸下原有的伞柄后的长度长1至30毫米,最好为1至10毫米。

8、公知的折伞扎紧未撑开时,旋下原有的伞柄后,拉出伞杆9最下一截,伞杆9的下端螺柱8旋在甲圆筒1内的螺座7内后,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低于伞骨10的下端2至20毫米,最好是2至5毫米。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甲圆筒1的侧视图;

图2是乙圆筒4的侧视图;

图3是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和乙圆筒4的下端筒口5相旋接后的图4A--A线的纵剖视图;

图4是甲圆筒1的下底面正视图;

图5至6是公知折伞(无柄)示意图。

图中,一种公知的折伞折好扎紧旋下有的伞柄后,折伞的长度为340毫米,直径为30毫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甲圆筒1和乙圆筒4的要求如下:

1、甲圆筒1和乙圆筒4的筒壁厚度各为3毫米;直径相等,各为40毫米;乙圆筒4的底的厚度为3毫米。

2、甲圆筒1的底厚度为20毫米,下底面6距下端筒口3的长度为20毫米,上底面中间制有有底的螺座7,螺座7的轴线与甲圆筒1的轴线相重合,螺座7内制有内螺纹,公知的折伞伞杆9下端的螺柱8上的外螺纹与螺座7的内螺纹相吻合,螺柱8能恰好紧凑地旋入螺座7内。

3、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的内螺纹与下端筒口3的内螺纹相同,乙圆筒4下端筒口5的外螺纹与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的螺纹或下端筒口3的螺纹相吻合,乙圆筒4下端筒口5的外螺纹能恰好紧凑旋入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或下端筒口3的内螺纹上,旋入的纵向深度各为20毫米;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的内螺纹内壁置有固定的橡胶密封垫圈。

4、甲圆筒1的长度为:甲圆筒1上端筒口2距下底面6的长度为270毫米,其中底的厚度为20毫米;下底面6距下端筒口3的长度为20毫米;计290毫米,乙圆筒的长度为100毫米,乙圆筒4通过其下端筒口5的外螺纹与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或下端筒口3的内螺纹相旋接到位后的总长度为370毫米。

5、甲圆筒1上端筒口2至下底面6的长度为270毫米;公知的折伞折好扎紧旋下原有的伞柄,拉出伞杆9的最下一截后,伞骨10距伞杆下端末11的长度为260毫米,两者相差10毫米,使公知的折伞折好扎紧未撑开时旋下伞柄后,拉出伞杆9的最下一截,伞杆9的下端螺柱8旋在甲圆筒1内的螺座7内后,甲圆筒1的上端筒口2低于伞骨10的下端5毫米。

6、将一条带子穿过甲圆筒1下底面6凸出体12上的圆孔,伞通过带子可以挂的壁上的钉子等物上。

按照上述实施例所说的甲圆筒1和乙圆筒4的结构特点与公知的折伞的组合程序及本实用新型的形态特征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梁,未经陈学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6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