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行李装卸机无效
申请号: | 96223530.X | 申请日: | 199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7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兆波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行李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装卸机械特别是为客车所用的行李货物装卸机械。
目前,各种类型的长途客运车辆均无行李货物装卸机,都要靠人工爬上爬下完成旅客行李、货物的装卸,由于客车高度较高,使得一些重物大件的装卸十分困难,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时长,影响客运时间和时效。有时搬运人员为省事,常将行李货物摔上摔下,造成一定的损毁,影响客运行业的形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提高客运效率的客车行李装卸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客车行李装卸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梯式底座(1)、主轴(2)、旋转轴(3)、竖梁(4)、横梁(5)、折叠斜梁(6)及液压传动装置组成,梯式底座(1)安装在客车(7)的后部,其上端的位于客车(7)顶部后端处与主轴(2)相连,两竖梁(4)和两横梁(5)的一端活动安装在主轴(2)上,两竖梁(4)另一端连有中部设有吊钩(8)的穿杠(9),两横梁(5)的另一端和折叠斜梁(6)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旋转轴(3)上,两折叠斜梁(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竖梁(4)的中部铰接,液压传动装置的两油缸(10)的活塞杆(11)亦活动套装在旋转轴(3)上
本实用新型首次在客车后部设置行李装卸机,并由液压装置驱动,使用时只需按下液压装置的控制按扭,就可迅速完成旅客行李货物的装放或卸下,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效率高,提高了客运时间和时效。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生产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用面广,不仅可在客车上使用,也可在货车上使用或在某些需提升装卸货物的场合使用,只需换装相应的底座即可,效果十分理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缸式折叠斜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折叠斜梁示意图。
如图1-5,本实用新型的梯式底座(1)的下端连伸有两直杆(12),它们与客车(7)后大梁对应位置固接,梯式底座(1)的中部为梯子结构(13),它沿客车(7)后面向上设置,其上端为一基座板(14)位于客车(7)顶部后端,并亦连伸有两直杆(15),该两直杆(15)与客车(7)顶部固连,使得梯式底座(1)与客车(7)车体连为一体。主轴(2)通过轴承座(16)固装在底座(1)的基座板(14)上,两竖梁(4)和两横梁(5)的一端均活动套装在主轴(2)的两端,且它们的套装处均由轴套(17)轴向定位,两横梁(5)的另一端和两折叠斜梁(6)的一端及两油缸(10)的活塞杆(11)一端活动套装在旋转轴(3)两端后亦由轴套(18)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中,液压传动装置的两油缸(10)位于客车(7)顶部两侧,其缸体底端与固定在客车(7)顶部的横杆(19)两端铰接,且该横杆(19)与底座(1)上端连伸的两直杆(15)垂直并与它们的前端固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斜梁(6)由长斜梁(20)和短斜梁(21)组成,两长斜梁(20)的一端与两竖梁(4)的中部铰接,它们的另一端与两短斜梁(21)的对应的一端铰接,两短斜梁(21)的另一端活动套装在旋转轴(3)的两端,且两长斜梁(20)的外表面均设有滑槽(22),两槽内均设有各自相吻合的滑块(23),两滑块(23)的两端都设有钩子(24),它们与各自对应的支承杆(25)的一端相钩接,两支承杆(25)的另一端亦与旋转轴(3)的两端活动套接。两支承杆(25)的与旋转轴(3)相套接的一端为开有凹槽的双环套(26),该双环套(26)一方面与旋转轴(3)套接,另一方面又作为短斜梁(21)的轴套,起轴向定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兆波,未经韩兆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3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