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无效
申请号: | 96227105.5 | 申请日: | 199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521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春;李玉贞;李月;李肖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春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冷藏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为日用电子设备,特别涉及的是以车上电源为能源的随车应用的电子冷藏加热箱。
现在大小汽车上都有水瓶固定装置以供车上人员的喝水用,有的高级卧车上有冰箱可以随时食用或饮用冷藏保鲜的食品和饮料。但是冬季车上人员吃热食仍然解决不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车人员可随时享用冷食和热饮的利用车上电源工作的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
本实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冷藏加热箱是由箱体、箱盖、半导体致冷(热)元件及电路板组成,其特征在于:
①箱体(12)与箱盖(10)扣合后为立式长方体,面板(36)为箱体(12)的较窄的立面,面板上中部设排热栅孔(23),排热栅孔(23)下方的面板上装有指示灯LED1及LED2(22),还设有拨动开关KB(21)、转换开关KZ(24)及插座(25),面板(36)最下方还设有一横排通风栅孔(26);
②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插座与箱体内电子元件由导线连接,整个电路结构为:插座(25)与拨动开关KB(21)连接,拨动开关KB的一个输出端与半导体致冷元件CTI1的一端、转换开关KZ的一端(33)、电阻R2、R3及整流组的一个入端并接在一起,拨动开关KB的另一端与热保护器RB(17)的一端及转换开关KZ中的一个接点(29)并接在一起,热保护器RB的另一端与转换开关KZ的另一接点(31)连接,转换开关KZ的另一接点(27)与半导体致冷元件CTI1的空端连接;上述热保护器RB的另一端与半导体致冷元件CTI2的一端连接,半导体致冷元件CTI2的另一端与转换开关KZ的接点(28)连接,转换开关KZ的接点(30)与其另一接点(32)连接,其另一接点(34)串联电阻R1后与另一接点(35)连接,电阻R1与接点(35)连接处又有导线与指示灯LED1、LED2及整流器入点连接在一起,整流器的输出端由导线与风扇FF连接。
上述电子冷藏加热箱中,其箱体(12)面板(36)上口与箱盖(10)扣合处设有锁和装置,箱体(12)上口固定设有锁栓(6)及压簧(8),箱盖(10)下口与锁栓(6)对应处设有锁销(7),箱盖(10)的后面固定设有铰链孔与固定在相对应箱体(12)上口处的铰链轴(11)活动连接。
上述电子冷藏加热箱中,其散热片(20)与传导板(18)之间设有两块半导体致冷元件CTI1及CTI2,其两块CTI1及CTI2即可串联使用又可并联使用,并联时用12V,串联时用24V电源。
附图1为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电子线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1为半导体致冷元件CTI1,2为电路板,3为风扇,4为前罩,5为背带环,6为锁栓,7为锁省,8为压簧,9为环形密封条,10为箱盖,11为铰链轴,12为箱体,13为盒体,14为隔热材料层,15为箱体支垫,16为封口塞,17为热保护器,18为传导板,19为绝缘垫,20为散热片,21为拨动开关KB,22为指示灯LED1、LED2,23为排热栅孔,24为转换开关KE,25为插座,26为通风栅孔,27、28、29、30、31、32、33、34及35均为转换开关KZ上的接点,36为面板。
本实用新型为饮食品车用电子冷藏加热箱,所用材料必须无毒附合食品卫生要求,结构应精巧严密,为保温好,结构中应加隔热层和密封圈。由附图1及2中可看出,整个箱体为立式长方体形,面板36设在较窄的立面上,以便适应将此箱最好竖着放在司机的右身边,开盖方便,随时可饮食用。箱体12一侧的面板36上设有排热栅孔23,排热栅孔23下方设有指示灯LED1及LED2、拨动开关KB21以及转换开关KZ24、专用插座25,面板36下面还设有一横排通风栅孔26;排热栅孔23正好对应于箱体12里面的风扇3的扇页;排热栅孔23的上面设有背带环5,背带环5上面即是箱体12的上口,面板36上口与箱盖10扣合,扣合处箱体12面板36上口处固定设有锁栓6及压簧8还有一周圈的环形密封条9,箱盖10上在与锁栓6的对应处固定设有锁销7,当箱盖10与箱体12的面板36上口扣合时,压缩压簧8后锁销7扣合在锁栓6上;箱盖10的后面固定设有铰链孔与固定在对应的箱体12后面的上口处的铰链轴11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春,未经李士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27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