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荟制品的制备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芦荟制品无效
申请号: | 97100723.3 | 申请日: | 199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1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李涵;焦玉英;张小华;马洁峰;孙宇梅;华伟;李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贝拉芦荟开发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辉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荟 制品 制备 方法 得到 | ||
1、芦荟凝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芦荟叶清洗干净,剥除外皮和损坏部分,得到芦荟内凝胶基体;
b、将得到的凝胶粉碎,匀质,离心分离除去其中大部分的纤维和连结组织,得到芦荟凝胶液;
c、将芦荟凝胶液在硅藻土过滤机中进行粗过滤;
d、向上述芦荟凝胶液中加入降粘助剂,在5-35℃密封、静置保持2-20天,然后过滤得到透明清液;
e、将得到的芦荟凝胶液在40-50℃灭菌30-45分钟,灭菌后迅速冷却至30℃以下;
f、灭菌后的芦荟液用柠檬酸调节pH值3-5,加入防腐剂、抗氧剂和EDTA,均匀后灌装,得到芦荟凝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步骤c)得到的粗过滤液在450-760mmHg的真空度下进行真空浓缩,得到2-20倍的浓缩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步骤d)得到的透明清液进行脱色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步骤f)得到的芦荟凝胶液在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以得到芦荟冷冻干粉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对芦荟的清洗进一步包括用浓度为0.1-0.5%(重量)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24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的离心分离速度为1000转/分-3500转/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所述的均质是在胶体磨中完成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所述的粗过滤是在硅藻土过滤机中完成的,过滤机中硅藻土的用量为滤液总重量的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所述的真空浓缩是在真空离心薄膜浓缩机中完成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所使用的降粘助剂是果胶酶,其用量为凝胶液重量的0.1-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静置后的芦荟凝胶液用超速离心机分离,其转速为10000转/分-30000转/分。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脱色是选用50-200目的粉状活性炭在30-50℃脱色10-30分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灭菌是在40-50℃进行30-45分钟。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防腐剂为食品级苯甲酸钠,其用量为芦荟凝胶液总重量的0.01-0.3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防腐剂为KathonCG,其用量为芦荟液总重量的0.01-0.30%。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使用的pH值调节剂为柠檬酸,其用量为芦荟凝胶液总重量的0.01-1%。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使用的抗氧剂为抗坏血酸,其用量为芦荟凝胶液总重量的0.01-0.1%。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使用的EDTA用量为芦荟凝胶液总重量的0.01-0.05%。
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冷冻干燥是在-10-35℃、真空度为750mmHg-760mmHg的条件下干燥60-80小时。
20、芦荟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芦荟叶用水清洗后,再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洗净,除去根部及损伤部,得到芦荟全叶,将部分全叶剥下外皮,分别得到内凝胶基体和外皮;
b、将上述得到的芦荟全叶、内凝胶基体和外皮分别粉碎、均质、离心分离,除去大部分纤维组织和连结组织,得到芦荟全叶凝胶液、芦荟凝胶液和芦荟外皮液;
c、将上述三种液体在硅藻土过滤机中分别进行粗过滤;
d、将得到的三种清滤液分别用精制的植物油或白油进行萃取;
e、将分别得到的三种萃取液经离心分离后,分别向清液中加入抗氧剂,得到芦荟全叶油、芦荟凝胶油和芦荟外皮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贝拉芦荟开发研究中心,未经北京贝拉芦荟开发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07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