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污膏无效
申请号: | 97106154.8 | 申请日: | 199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157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及时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3/60 | 分类号: | C11D3/60;C11D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涤剂,尤其是可以去除衣料污斑的膏状洗涤剂。
众所周知,洗衣服的主要方法都是借助于洗涤剂(粉),它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助剂,二者复合后对污垢有很好的渗透、分散和增溶作用,能使污垢离开纤维表面而进入水中。
衣料上的污斑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液体污垢和固体污垢,液体污垢如动植物油、机械油,在常温下不易挥发、也不易凝固,并且以成片或点状粘污衣料;固体污垢如尘土、泥、灰等,在常温下以固体形态附着衣料上。固体污垢与衣料附着力小,在洗涤剂溶液中很容易被冲洗掉,而那些被液体污垢粘住的固定污垢,只有在液体污垢被洗掉之后才能从衣料上脱落。
液体污垢在形成污染初期,对衣料本身附着程度不强,而且本身粘度低,易被乳化,所以容易被清洗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垢向衣料纤维内渗透增强,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或受阳光照射,液体污垢很快发生氧化和交联,粘度增大,同时与衣料纤维粘连得更紧密,这时,普通洗衣粉对这类污垢已很难凑效。
现代技术在传统的洗涤剂配方中引入生物制剂--酶,但每一种酶只对形成不久的特定污垢有效,而对顽固的污垢作用并不那么显著,而且酶的价格偏高,制约了酶的推广和应用
为有效清除这些污垢,又研制了预去斑剂。预去斑剂的构成,几乎都是以溶剂为主体,辅以表面活性剂和酶。预去斑剂对衣领、袖口的污迹和其它污垢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所用溶剂大多分予量很小,极易挥发,因此,停留时间短,效力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例如,CN1143108A所述的喷洁净是由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丙酮、乙醇为主体构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前述产品的不足,采用表面活性剂、碱性助剂、溶剂体系制成膏状洗涤剂,溶剂被乳化不易挥发,向衣料渗透,同时,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增溶作用,二者协同效果明显,去污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去污膏是由表面活性剂、碱性助剂、溶剂、固体填料、增稠剂、防腐剂和水组成。
本发明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K12(月桂醇硫酸钠)、AES(月桂醇醚硫酸钠)、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AEO9(脂肪醇醚),优选的表面活性剂是油酸钠和AEO9,碱性助剂可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硅酸钠,优选的是硅酸钠。
溶剂可以选自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及乙二醇甲醚或丙二醇丁醚。其中优选的溶剂是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丁醚。
为使体系成为膏体,本发明产品还加入了增稠剂和固体填料,优选的增稠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最好是淀粉。优选的填料是滑石粉和轻质碳酸钙。优选的防腐剂是亚硫酸钠。
本发明的配方比例为表面活性剂、碱性助剂、溶剂、固体填料、增稠剂、防腐剂、水为8-14∶15-25∶7-10∶18-22∶2-6∶0.5-2∶26-35,优选的比例为10-12∶18-22∶8-9∶18-20∶3-5∶0.5-1∶28-32。
为提高本发明去污膏对红蓝墨水的去除效果,本发明引入一个辅助组合物,其含有水、AEO9和草酸,其重量比为75-85∶8-15∶6-12
本发明去污膏含有溶剂,对动植物油、机械油、唇膏、血迹和未固化粘结剂等污垢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尤其适合于衣料的预去斑。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配方(以清洗剂重量为基准,单位%):
AEO9 10
硅酸钠 25
丙二醇丁醚 9
滑石粉 21
淀粉 5
亚硫酸钠 0.8
水 29.2
二、制造方法:取20份水加热至80C,加入硅酸钠和亚硫酸钠,溶解后再加入丙二醇丁醚、滑石粉和AEO9,搅拌均匀制成A液;取其余的8份加入淀粉,搅拌均匀制成B液,在搅拌下把B液加入A液直至形成膏状,再经过胶体磨粉碎乳化成细腻膏体即得成品。
三、使用方法:将去污膏直接涂于衣料污处,3-5分钟后,淋水轻轻揉搓即可。
四、使用效果:一件化纤外套,沾污上机械油和环氧树脂(未加固化剂)已经三年,其间使用过各种洗涤剂,均未洗净,涂上本品3分钟后轻揉,用水冲后,污迹消失。
一件棉内衣沾上血迹长时间,经洗衣粉多次洗涤仍有棕黑色痕迹,涂本产品5分钟后揉搓,用水冲洗,血迹消失。
实施例2
辅助组合物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及时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及时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一次成形的结皮发泡包装物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