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致癌性的单偶氮酸性红染料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06658.2 | 申请日: | 199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7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田禾;陈恩治;陈孔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B29/06 | 分类号: | C09B29/06 |
代理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癌 偶氮 酸性 染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染料及其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偶氮酸性染料及其合成方法。
众所周知,偶氮染料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染料,偶氮染料的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的偶氮基(-N=N-),并连接了不同的取代芳核,偶氮基为发色团,羟基、氨基、卤素、磺酸基等为助色团,使染料具备各种不同的性能。该类染料约占目前已知结构的染料的50~60%。偶氮染料本身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其所含的诱变芳香胺却具有致癌作用,1994年德国政府宣布禁止使用22个具有较强致癌性的芳香胺,这些芳香胺一共涉及240多种偶氮染料,被德国政府禁止使用的有118种,其中酸性染料有25种。紧跟德国政府之后,欧共体,瑞士,美国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相继提出禁止生产和进口采用上述染料染色的纺织品(包括衣服、床单等)、皮革制品和鞋类等,并且禁止上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在禁止使用的25种酸性染料中,红色酸性染料约占80%,共有20种,禁止使用的20种酸性红偶氮染料中,从偶合组份来看,H-酸及其衍生物系列的单偶氮染料占了一定的比例,其重氮组分主要是邻甲苯胺和邻氨基苯甲醚,如:酸性红35(酸性红35),其化学结构式如下:以及酸性红158、酸性红264、酸性红265、紫12等,这些染料往往色泽比较鲜艳,合成工艺比较简单,各项性能均比较优良,备受产业部门的欢迎。由于禁止使用上述含有诱变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给世界各国染料工业带来重大影响,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染料工业和纺织工业,因此,产业部门迫切希望有关人员大力开发研究上述染料的代用品,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1.提供一种能够取代酸性红35的不含诱变芳香胺的单偶氮酸性红染料,其各项指标和性能均与酸性红35相类似;2.提供所说染料的合成方法,以推进染料和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保持共扼体系不变,改变偶合苯环取代基,一方面使其不带有致癌性的芳香胺,另一方面又能保证新的染料的色泽与禁用的酸性红35相类似,为此,本发明先将H-酸与对甲苯磺酰氯进行磺酰化反应,然后将磺酰化反应物与4-氯-4’-氨基二苯甲酮的重氮化物进行偶合,创新合成了一种不涉及致癌性诱变芳香胺的单偶氮酸性红染料。
本发明所说的无致癌性诱变芳香胺的单偶酸性红氮染料其结构式如下:其英文名称为:5-(4-methylphenylsulfonylamino)-3-(4-(4′-chlorobenzoyl)phenyl)azo-4-hydroxy-2,7-naphthaenedisulfonic acid(disodium salt).
代号为:TC-32 光谱数据:λmax=536.2nm,512.4nm(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6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内胎的轮胎
- 下一篇:具有平行度调整功能的便携式圆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