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座无效
申请号: | 97118958.7 | 申请日: | 1997-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义明;荻村好孝;春日井则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限会社JC联合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A47C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座 | ||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座。
近来,装备空调器的汽车十分流行。空调器根据车外的温度通过空气释放口将冷或热空气送入车厢,从而保持车厢内的适当温度。装于车内由座位区和靠背组成的车座包括用尿烷泡沫模制成形的弹性衬垫装置,举例来说,其表面由合成革或布料等制成的薄层装置所覆盖。由于装在车内的空调器由发动机所驱动,所以从空调器起动到使车厢达到适当的温度需要一段时间,其长短依赖于空调器的额定功率、车内外之间的温差、车厢的大小和装载的人数等等。因此,如果人在炎热的夏天坐进由太阳辐射晒热的汽车内,将会体验到因座位本身热量聚集而产生的高温所带来的不适,这种高温可传递给人体,或者可导致人体与车座接触的部位出汗。为弥补这一缺陷,迄今为止的解决方法是在夏季将棕榈叶或亚麻等天然材料织成的筛网衬垫放置在车座上以便在人体与座位之间提供能吸收或释放湿气的空气层。另一方面,在冬季时,将发热衬垫放置在车座上以便消除因座位冰冷而导致的体温损失所带来的任何不适。已知也有在车厢内提供暖器以便利用其产生的热量温暖车座。
然而,如果将这种编织物放置在车座上,从空调器开始工作时起到车内达到适当温度时止将花费一段时间。对于预定温度与外部气温之间差别较大的情形,这段时间更长,因为空调器的额定功率是有限的。因此,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关闭所有车窗等待达到适当温度期间仍将不得不忍受痛苦。还注意到,在汽车内,来自空调器的空气释放口通常位于前座处,从而会在前后座之间形成温差,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坐在某个座位上的乘客可能感到舒适而对坐在其它座位上的乘客可能会觉得不满或过分(冷或热)。另外,在夏季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如果在汽车运行期间通过空调器冷却车内空气以维持适当温度,则人体的热量在座位上的聚集将引起不适。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即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很难选择适当的温度,因为各人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同的。如果在车座内安装加热器,则其仅限于冬季使用。为每个座位配备加热器将使得成本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位,它在空调器开始工作后即刻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它不受车厢内气温或座位位置的影响从而解决了各个乘客对冷热感觉存在差异的问题,它结构简单从而生产成本低且可以降低操作成本。
上述目标通过提供一种装备空气释放装置的车用车座而实现,它包括由非渗透装置制成下层、装于该下层顶部且由其间具有间隙可令空气流动的气道装置形成的渗透层以及用于覆盖该渗透层上表面且包含联系该渗透层与外界之渗透部的上层,上述下层、渗透层和上层面向座位前表面设置,且输入通道为渗透层与空气释放装置的释放口之间提供联系,用以将来自空气释放装置的部分空气引入渗透层。
根据本发明,当乘客坐在座位上且将来自空气释放装置给定温度的空气通过输入通道引入渗透层时,在该渗透层中形成气道,它被夹在乘客所接触的渗透部与下层之间,而作用后的气流从与乘客脱离接触的渗透部向外排出。这样,在与乘客相接触的渗透部中,给定温度的导入空气直接接触乘客身体而流动,从而根据该导入空气的温度冷却或温暖乘客身体。
上述目的还通过提供一种装备空气释放装置的车用车座而实现,它包括由非渗透装置制成下层、装于该下层上表面且由其间具有间隙可令空气流动的气道装置形成的渗透层以及由非渗透装置构成用以覆盖该渗透层上表面且在其预定位置具有沟通渗透层与外界之间联系之间隙的上层,上述下层、渗透层和上层面向座位前表面设置,且输入通道为空气释放装置的释放口与渗透层之间提供联系,用以将来自空气释放装置的部分空气引入渗透层。
根据本发明,当乘客坐在座位上且将来自空气释放装置给定温度的空气通过输入通道引入渗透层时,在该渗透层中形成气道,它被夹在下层与上层的非渗透装置之间,使得导入空气能与上层的非渗透装置相接触而在渗透层中流动,而作用后的气流通过上述通道向外排出。这样,根据该导入空气的温度,乘客的身体可以通过接触上层的表面而冷却或温暖。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案车座的部分截面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车座的纵截面。
图3描述了图1所示车座被翻转时其靠背的情形。
图4描述了图1所示车座的换气结构。
图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案的车座。
图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三方案的车座。
图7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四方案的车座。
图8为部分截面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五方案的车座。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六方案车座的透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车座内部结构的部分截面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限会社JC联合,未经有限会社JC联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8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