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不锈钢带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19024.0 申请日: 1997-10-15
公开(公告)号: CN1182801A 公开(公告)日: 1998-05-27
发明(设计)人: 斯登·俊盖尔;克里斯特·海尔 申请(专利权)人: 阿维达·谢菲尔德公司
主分类号: C21D8/02 分类号: C21D8/02;B21B1/46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文琦
地址: 瑞典斯德***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造 不锈钢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不锈钢带的方法(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带),该方法可获得所希望的最终厚度和屈服强度至少为250牛顿/平方毫米(N/mm2)。

通常,屈服强度至少为250N/mm2的不锈钢带的制造包括铸造一个细长的成品,以形成软钢绳,将该软钢绳切成板坯,和热轧板坯,以形成钢带。钢带经过包括酸洗在内的表面整理之后,在某些应用场合,可以不需要进一步减少厚度即可使用该热轧钢带。然而,在许多其它应用场合,需要对该热轧钢带接着进行冷轧。这个接着进行的冷轧过程希望达到下述效果中的一个或更多,或全部效果,即:进一步减小钢带的厚度,增加机械强度和/或改善钢带的表面质量。

在进行冷轧之前,热轧钢带要退火和酸洗,并将小片端头焊接在钢带的两个末端上。通常,实际的冷轧过程是通过冷轧机,在几个轧道内进行的,这样可使钢带厚度减少大约80%以下,正常情况下减小10~60%(例如,对于在切开成窄股后,希望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冷轧钢带)。在钢带最终绕成盘状以前,必须除掉废的端头。

上面简要说明的热轧和冷轧工序是价格昂贵的工序,并且是在热轧机和冷轧机上进行的,这需要很大的投资费用。

冷轧可以大大提高钢的机械强度,这本身对于许多应用场合都是所期望的,而这点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尤其是如此。然而,这样,钢带实际上不可能工作(例如,弯曲,冲压,轧花等),而这些性质在许多情况下,为了使钢带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却是必需的。因此,必须在完成冷轧过程后,把钢带加热至钢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即超过1,050℃的温度)进行退火。这种处理大大地降低了钢带的机械强度。根据现行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考虑屈服强度达到190~220N/mm2

虽然通常的技术在一些方面是不合理的,但利用通常的技术所得到的性质(例如,较低的屈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所希望的性质。但是,已经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以便使制造过程更合理。例如,在SE 467055(WO 93/19211)中提出了通过拉伸热钢带,结合退火过程来减小钢带厚度。然而,在一些应用场合(例如,在建筑工程应用中),较高的机械强度还是所希望的性质。但是,当使用上述的方法和所期望进行的这种改进均不能使最终的冷轧钢带,在上述的后一方面的性质有所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用合理和价格较低廉的方法生产不锈钢带,特别是厚度较薄,机械强度比用通常方法制造热轧和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所得到的机械强度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带,同时还要得到较高的表面光洁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这些和其它一些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法达到,即:将不锈钢连续铸造成厚度至少为1mm,至多为10mm(比较适当的是至少1 1/2mm,最大为6mm)的钢带,然后将所述铸造钢带冷却至室温。这个过程步骤(它本质上可利用已知的技术进行)可使钢快速凝固,而快速凝固又可使钢具有铸造结构,这对于本方法的最终产品获得理想的性质是有帮助的。一般,与利用通常的金属锭铸造或通常的连续软钢绳铸造所得到的结构比较,由于快速凝固的作用,铸造结构的晶粒较细。如果,例如本发明的方法所推荐的那样,使用双滚筒钢带铸机(twin-roll strip caster),则钢带铸造结构通常在靠近表面处含有柱状晶粒区域和中心等轴晶粒区。本发明的方法的下列步骤是这样进行的,即:要发挥细晶粒铸造结构的优点,以使本方法的最终产品具有所希望的特点。钢带铸造法也可用于制造不锈钢合金带,而根据通常的技术,由于离析造成的脆性或其它问题,或在钢中形成不希望的相或其它现象,很难或甚至不可能制造这种不锈钢合金带。另外,冷却铸造钢带(由于铸造钢带较薄,冷却过程进行较快)也对理想的结果有帮助。

其次,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对铸造钢带进行冷轧,使其厚度减小至少10%,达到比加工完成的产品的理想最终厚度大至少2%,至多大20%的厚度,此后接着在1,050℃和1,250℃之间的温度下,对该冷轧钢带退火,退火过程之后,再对该钢带进行冷加工,以便使钢带永久地拉长,并从而使其厚度减小2~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维达·谢菲尔德公司,未经阿维达·谢菲尔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