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身多用自行车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21058.6 申请日: 1997-12-15
公开(公告)号: CN1220222A 公开(公告)日: 1999-06-23
发明(设计)人: 朱先利;崔荣相;王健茂 申请(专利权)人: 朱先利
主分类号: B62K17/00 分类号: B62K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300 山东省五莲县县***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健身 多用 自行车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人的全身体力及机械动力汇集起来支配使用的机械装置而且与性能各异的附件构成既可用于健身活动,又可以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健身多用自行车,特别是在地面上还会跳跃的自行车。

目前常用的自行车是仅靠腿的力量驱车前进,在上坡、快行及跃过障碍物时就深觉力不从心。摩托车虽然力量大,但是在近距离及人多的地方使用往往跑不起来,再说也存有耗费大及不够安全的顾虑;现在常用的小船又单靠手臂来划,要快速前进也是力不从心。靠自身的体力象鸟那样自由飞翔是人类久盼的事,然而也因单靠腿力或者臂力及常规机翼都极难实现愿望。现代的喷气式飞机和直升飞机固然飞的快和载重大,但是对消遣性的健身活动来说,现代飞机是代替不了人力飞机,这就和在有些时候“火车代替不了自行车”一样;再是目前的健身器械很多并且都有健身作用,但是因为这包括器械在内的健身动作及表现都使人们的身心不够欢快---也就是对兴趣不够激烈。上述那些工具及器械都存有美中不足之处,从而使人的体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们的健身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发挥单人和多人的全身体力及机械动力的健身多用自行车,靠变换附件的方式来适应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需要及跳跃、健身活动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多用理力机[1.]的主部是将单人的体力汇集和支配的力学装置;它的副部是将多人的全身体力进行汇集并且受主部控制的力学装置。该装置还可将机械动力与人身体力汇集起来转变成符合附件需要的动力来输出;同时也可只用它的主部来与附件配套。而这多用理力机的本身在实质上是多股力量的总调度总支配。轮体[6.]浮体[7.]飞体[8.]这3个附件与多用理力机分别配套后就具备在地面、水面和空中行走的功能,这在实质上就是地面自行车、水上自行车和空中自行车。附件中的健身架[2.]压气泵[5.]跳跃器[3.]再结合上述附件多用理力机[1.]这主件配套后就又构成具备跳跃功能的自行车能充分锻练臂力、腿力、腰力及全身都一齐用力的综合性健身器。附件中的助力器[4.]是由小型汽油机、简易变速器及活塞式压气机构成,由上述主件和附件所组成的健身多用自行车在长途使用和空中练习时再配上此件就更方便和效果更好。使用该自行车时是双臂双腿可以象烈马奔腾那样一齐用力而且动作很简单,那些附件的作用是在多用理力机的支配下将这输出的动力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运动效果。多用理力机的主部是理顺单人的身体力的主件,它的体架(6)处在前部而且呈现有自行车架状,它的上梁后端设马鞍状的座位(2),体架下面的底桥(6-1)呈“H”状而且前面叉口前端是中齿轮包(3)的中轴轴承座;后面叉口处是附件座。这底桥的每股杈上各设一条向后下方伸出而且相互平行同时也与体架相接的直杆做跳跃器「3.」的部件冲射总成(3.-2)的座和附件中的健身架「2.」的后部对接处。体架前部下面设附件助力器总成[4.]的座。体架前端的斜向圆筒中套有转向轴(1-3),该轴的上端远高出筒口而且在上面设横梁且在这梁的左右两端设相互平行的两条滑轨(1-1)。与该滑轨配套的是一对相互平行的滑把(1-2),两把之间是由横向的把桥(1-21)(1-22)接成一体而且可沿滑轨滑动,前面把桥(1-21)的中部有一个插有杠杆(1-8)的孔,该杠杆的中上部又穿过传动索链(1-9)上的拉环并且使下端的支轴与设在转向轴下端的轴杈(1-10)上的杠杆座连接。这带拉环的索链是闭合的而且绕在与转向轴组成一体的车头架上的前滑轮和套在转向轴上部的后带轮上。这样在用双手推拉滑把时,发出的动力就由后带轮下联的带轮由传动索(4-1)传给变力包(4)上的带轮(4-2)。体架前端那套有转向轴的斜向圆筒(6-2)的外面固定着能够使该体架与转向轴之间可以在受控制的时候就产生摩擦力的稳向器(6-8),它是通过套管式的制动线接受从右滑把上的可以转动的把套(1-28)传来的控制力,以免在定向前进时的双臂推力对转向的影响。这A种滑轨滑把机构所在的车头(1)是与转向轴(1-3)固定在一起的。D种滑轨转把机构所在的车头(1.0)是与该理力机的体架(6)固定成一体的。转把(1.1)呈方向盘状,它固定在把轴(1.11)的后端,该把轴的后部有花键而且伸在体架(6)的前端上方所接的箱体(1.10)内的錐齿轮(1.13)内;该把轴的中部设有滑块(1.21)并且这滑块又接在索带(1.9)和套在滑轨(142)上;该把轴的前部伸在前体(1.70)的圆孔中。转向轴(1-3)上端固定着的錐齿轮(1.33)与把轴上的錐齿轮啮合,在转动和推拉转把时就使转向轴转动和使索带拉动车头上的前滑轮(1.6)后带轮(1.5)转动并且再经与后滑轮同轴的带轮(1.51)和传动索(4-1)将动力传给变力包。变力包的主轴上的带轮与同轴的单向传动轮(4-4)配合并且将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在这单向传动轮和主轴上。主轴的左部设双联的滑移齿轮并且与副轴(4-8)上的固定齿轮啮合。变速后的动力由主轴上的空套双联齿轮的链条齿轮(4-9)通过链条(4-35)转给中齿轮包(3)的缓冲齿轮(3-5)。中齿轮包上的左踏板的板柄与空心中轴(3-1)相互垂直并且结成一体;右踏板的板柄也与中轴垂直而且该中轴(3-2)伸在空心中轴中。合力齿轮与缓冲齿轮同轴心并且用压力弹簧相连接,合力齿轮内的单向传动轮(3-14)固定在空心中轴上;右踏板的板柄上设有相位锁(3-23)而且也是用脚控制,这左右踏板和板柄的外形和常用自行车的车踏及踏柄一样。空心中轴的中部外面套有与体架固定用的轴承而这轴的中部又穿在踏托(3-4)的圆孔中。踏托的主体呈长条状而且在中部右侧设有托板(3-42);在前部设有与分力包(5)相连的索带和与附件压气泵相连的传动杆的轴座(3-43)。这对踏板在相位锁的作用下既可固定在同相位也可固定在反相位。这板柄在托板的作用下既可接受人体双臂的拉力来上托踏板,又可带动压气泵工作。这是A种中齿轮包的构造及特性;B种中齿轮包(3.-0)的踏板板柄上都设有齿弧(3.-161)和与板柄(3.-16)及空心中轴(3.-10)都垂直的传力柄(3.-160),该轴的空心中套入和合力齿轴(3.-15)成为一体的中轴(3.-150)的其中一半而且使踏板(3.-61)在远离该齿轮的一侧。空心中轴的一端设有单向传动的棘爪(3.-101)而且与合力齿轮内的鋸齿轮(3.-102)配套。在合力齿轮上的右侧设带缓冲弹簧的缓冲齿轮(3.-5)和差速托(3.-4),一对很对称的踏板、板柄和空心中轴装在中轴的左右两部后就将差速托夹在一对板柄之间并且使齿弧与差速托上的齿轮(3.-41)(3.-51)分别啮合,这样就使一对踏板在分力包上的索带拉动下同时和差速托一起上升,而且在双腿向下蹬的时候可使板柄有有180度角之内的相位差,在将差速托固定时,双腿可轮流用力蹬踏板。分力包(5)的索带的上端接在由滑把拉动的传动索上;下端接在踏托上而且此索带的中部绕过体架上的下滑轮和分力杆(5-1)中部的上滑轮(5-2)。该分力杆的上端是在向后拨达“快”速档位时就使索带有能力一次次的向上提拉踏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先利,未经朱先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1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