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码的加密装置、解密装置和保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97122459.5 | 申请日: | 199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勋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加密 装置 解密 保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密或保护系统,尤其涉及到数据码的保护。它是关于硬件、数字数据、程序加密与解密装置和保密系统。
保密学在计算机与通信领域中愈来愈重要,尤其在保护程序、硬件、及数据的用途上。而且近年来高速网路、网际网路、全球网路的兴盛更使保密学的应用领域愈来愈广。许多保密的方法着重于数理的推导,例如:RSA、Deffie-Hellme等方法;反而不专注于电子设计的保护。所以,发明电子设计的保护确有其重要性。尤其保护电子设计中的程序、硬件、数据等,更是电子设计所应着重考虑的。这类保护电子设计中的程序、硬件、数据的方法,应考虑好下列特性:很短的处理延迟、简单的电路需求、多重的密钥保护、难于被破解。
图1-a及图1-b分别描绘了一种现有的二进制位反转法的加密与解密方法。其加密与解密的操作是相同的,均是使用异或逻辑来实现。将欲加密的第一数据码Xn,与一密k0钥做异或逻辑运算,就可以得到第二数据码Yn,即Yn=(XnXORk0)。解密时,再将欲解密的第二数据码Yn,与同一密钥K0做异或逻辑运算,就可以将之还原得到第一数据码Xn,即Xn=(YnXORk0)。这种方法利用同样异或逻辑运算使得加密与解密都非常简易,而且处理延迟也很短。但是这种方法却很容易被破解。例如密钥k0如果过短,很容易就会被试出,因为它的可能组合数过少。即使密钥k0很长,用这种方法加密的数据,仍然可以用机率统计的方法猜出密钥(key)来。所以,这种方式的保密方法不够周全。
图2-a及图2-b分别描绘了另一种保密方法,称为可逆转换法的加密与解密方法。这种方法将欲加密的第一数据码Xn,经过一可逆转换T,转换成第二数据码Yn,即Yn=T(Xn)。因为转换T为可逆,所以有一个对应的逆转换T-1,可以将第二数据码Yn还原回第一数据码Xn,亦即Xn=T-1(Yn),而该可逆转换T是一个一对一的函数。下面举一个三个二进制位的可逆转换为例子说明。
例如:000被转换成001、
001被转换成101、
010被转换成111、
011被转换成011、
100被转换成110、
101被转换成000、
110被转换成100、
111被转换成010。
这样的可逆转换的组合数目当多,使得被猜中的机率降低很多。但是仍然会被统计式的猜测法破解。举例而言,当第一数据码中的数据码111是为最高统计机率的数据码,则它被转换成010后,010的统计机率也会是最高。所以,突破者可以大胆地假设,111是对应到010。如此类推,则整个转换方法将会被逐步猜出,反向转换也就被破解了。
图3-a及图3-b分别描绘了另一种不可逆转换法。当一群数据码Xn经过不可逆转换成为数据码Yn,它的统计特性将被隐藏,这样原数据码Xn将因为加密过而不容易被解出。因为,不可逆转换不是一对一函数,所以从数据码Yn无法找出可以解密的反向函数。也因为如此,不可逆转换后的数据码Yn将无法再转换回数据码Xn。如此一来,单纯的不可逆转换无法用于加密。总而言之,二进制位反转法、可逆转换法均有容易破解的弱点;不可逆转换虽然有难以破解的特性,却无法被应用。因此,寻找一个可以应用,又难以被破解的方法,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2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