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凝血酶-III的生产方法纯化方法及含该酶的制剂无效
申请号: | 97126456.2 | 申请日: | 199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89502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发明(设计)人: | 井手野祥次;瓜生胜宽;上村八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绿十字 |
主分类号: | C07K14/745 | 分类号: | C07K14/745;C07K1/22;A61K38/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九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凝 iii 生产 方法 纯化 制剂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凝血酶-III的生产方法,纯化方法及含该酶的制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抗凝血酶-III的生产和纯化方法以及含有如此制备和纯化的抗凝血酶-III的制剂,其中所述疾病例如是由体内抗凝血酶-III的可利用度降低造成的。
发明背景
抗凝血酶-III(此后称为“AT-III”)是一种属α2球蛋白的糖蛋白存在于血浆中。AT-III分子量为65,000至68,000,具有蛋白酶抑制活性。AT-III能强烈地抑制凝血酶的凝血活性。
此外,AT-III不仅对凝血酶具有抑制活性,而且对其他凝血因子如活化的因子X和活化的因子IX也具有抑制活性。另据报道,AT-III还对血纤维蛋白溶酶和胰蛋白酶具有抑制活性。
这些抑制活性通常在肝素共存情况下更为快速。
具有这些活性的AT-III已被用于治疗异常的凝固性过高、特别是散布性血管内血凝固(DIC)及由于AT-III可利用度降低引起的各种其他疾病。
另外,AT-III对肝素具有亲和性,已报道了多种纯化方法,其中基于这种亲和性,使用了固定化肝素(如JP-A-63-23896;这里所用的术语“JP-A”是指“未审公开日本专利申请”)。
并且,由于AT-III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当它被用作一种治疗剂时,需要对其中潜在的病毒灭活。
在这些病毒灭活处理中,一个具体的已知例子是在60℃液态热处理10小时。但是,据报道AT-III在PH6至8时是稳定的,而在56℃热处理6小时会丧失80%的活性(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46:3694(1971)),另一方面,有许多报道中指出,当在14.7w/v%的柠檬酸钠存在下,将AT-III在60℃进行液态热处理10小时,AT-III的活性能稳定保持(Thrombosis Research(血栓研究),22:233(1981)和J.Biol.chem,.256:12140(1981))。然而,当在0.35至1.5M(10.29至44.12w/v%)柠檬酸钠存在下将AT-III在液体中加热时,通过免疫电泳分析观察到AT-III的变性(Vox Sang,48:325(1985))。
由于这种病毒灭活处理也会产生变性蛋白,如灭活的AT-III,聚合蛋白或上述类似蛋白等,所以,例如通过再次进行固定化肝素处理(JP-A-63-23896)或进行疏水性色谱法处理(JP-A-1-275600)以清除这类杂质的方法已有报道。然而,固定化肝素处理即使仅进行一次也会导致低的活性回收率,并且,疏水性色谱处理具有遗留污染蛋白的可能性,象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G等等,这样则必须再次进行纯化步骤以除去这些蛋白,由此活性回收率会降低。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医学治疗中适用的AT-III的生产方法,当AT-III在液态中被加热时,稳定保持AT-III的活性并且减少AT-III的变性(构象变化,诸如二聚作用、聚合作用等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除去污染物蛋白诸如灭活AT-III等等的一步法,同时并保持AT-III的活性。
换句话说,本发明涉及一种AT-III的生产方法、纯化方法及含有AT-III的制剂。
具体而言,通过从含AT-III的水溶液中生产AT-III的方法已达到了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及其他目的,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步骤(a)和(b)中的一步:
(a)在稳定剂存在下加热含AT-III的水溶液,这样加热后仍保持加热前抗凝血酶III活性的85%或更高,并且加热后抗凝血酶III单体的比率仍保持在95%或更高;和
(b)使用金属螯合树脂处理含AT-III的水溶液,并回收纯化的AT-III。
此外,通过一种药物组合物已达到了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作为活性组分的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AT-III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可选择的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附图简述
图1是表示来自结合铜离子的螯合树脂的AT-III的洗脱型式的曲线图。
图2是表示盐浓度对来自结合铜离子的螯合树脂的AT-III洗脱型式的影响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用结合铜离子的螯合树脂纯化AT-III前后的HPLC-GPC的谱图。
图4是表示以Ouchterlony法进行的来自结合铜离子的螯合树脂的纯化AT-III前后的杂质分析结果的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绿十字,未经株式会社绿十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6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