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气囊装置的气囊有效
申请号: | 97191610.1 | 申请日: | 199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胜广;棚濑利则;中村荣七;山本贵史;寺泽肇子;落合康雄;藤原秀之;近藤慎二;窪田泰志;中嶋裕树;三浦修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2 | 分类号: | B60R2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的气囊,该气囊安装在车身的车内侧的车门开口周缘,为了保护乘坐者的头部,将膨胀形状形成为将车门开口覆盖住那样的大体四方板状的袋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侧气囊装置MO如图38所示那样,由安装在车身的车内侧的车门开口W的周缘处的气囊1和喷出用于使气囊1膨胀的膨胀用气体的充气机7构成。
气囊1具有多个鼓成袋状的膨胀室2和配置在膨胀室2的车辆前方侧和后方侧的不鼓起的平部4·4,并具有插入管6的管插入部5,该管6用于供给来自充气机7的膨胀用气体。
膨胀室2由结合部3隔开,该结合部3沿从上缘侧到下缘侧的大体上下方向缝合袋状的气囊1的车内侧壁部与车外侧壁部。
在该气囊1膨胀时,来自充气机7的膨胀用气体通过管6,经过管6的未图示出的贯通孔进入各膨胀室2,使各膨胀室2膨胀。
于是,通过各膨胀室2膨胀,在气囊1的从位于车门开口W的周缘的下部侧到斜上方的上部侧的线L-L产生张力,借助于该张力线L-L,即使乘坐者的头部碰到气囊1,也可确实地约束乘坐者头部。
还有,气囊1安装在车门开口W的周缘的大体呈L字形的部位,如膨胀时不在线L-L上发挥张力,则即使乘坐者头部干涉,也仅仅由于气囊1移动,而使得不能适当地约束乘坐者头部。
然而,在现有的气囊1中,由于构成为向分隔成多个的膨胀室2供给膨胀用气体,来自充气机7的膨胀用气体经过长的管6依次供给到各膨胀室2,处于在气囊1内插入管6的状态,所以气囊1在体积大的状态下装到车上,导致侧气囊装置MO大型化。
还有,在现有的气囊1中,采用了将膨胀用气体供给由结合部3划分成多个膨胀室2的构成,由于来自充气机7的膨胀用气体经长的管6依次供给到各膨胀室2,所以膨胀用气体的压力损失大,如充气机7的输出功率不大,则直到能在张力线L-L发挥张力的气囊1的膨胀完了时间变长。
再有,在现有的气囊1中,虽然在折叠于开口W的周缘时沿着管插入部5进行折叠,但由于缝合用于构成多个膨胀室2的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的各结合部3形成在与管插入部5垂直的折叠方向上,所以在折叠时,形成各结合部3的缝合线分别重叠,而且由于构成膨胀室2的结合部3本身数目多,所以不能紧凑地折叠,难以确保收容空间。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膨胀时的张力线、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的侧气囊装置的气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膨胀用气体的压力损失、可使用小输出功率的充气机的侧气囊装置的气囊。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紧凑地折叠的侧气囊装置的气囊。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气囊是一种侧气囊装置的气囊,该气囊安装在车身的车内侧的车门开口周缘,具有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上述车门开口周缘的下部侧的流入部,将膨胀形状做成为覆盖上述车门开口那样的大体四方板状的袋形,而且还配置有局部地使车内侧壁部与车外侧壁部相互接合的发挥张力用结合部,以在膨胀时在上述车门开口周缘下部侧到斜上方的上部侧形成产生张力的张力线;其特征在于:上述发挥张力用结合部沿着张力线的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并且分别横过张力线地形成,再有,膨胀时的膨胀室成为1个,上述发挥张力用的结合部分别配置在上下方向的大体中间部位,以在上下设置流过上述膨胀用气体的空间。
如这样构成气囊,则在气囊膨胀时膨胀用气体从气体流入部经各结合部的上下空间平滑地流到结合部间的部位。亦即,由于即使不另行向气囊内插入管,也可以使膨胀用气体平滑地流动,所以由不需要管这一点可使装置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由于膨胀用气体流过气囊的上下空间,所以可在短时间内展开气囊。
当然,由于在膨胀完了时(展开完了时)形成张力线,所以可平滑地约束乘坐者头部。
由于在膨胀完了时在气囊的下部由下方侧空间形成沿着前后方向的膨胀部位,所以可进一步防止气囊的弯曲,提高乘坐者的约束性能。
而且,对于本发明的气囊,最好使上述发挥张力用的各结合部分别为具有向上述气体流入部侧凸起的弯曲形凸出部的形状。
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膨胀用气体即使碰撞到结合部也可以平滑地分成上下流到离开流入部的部位,所以可抑制膨胀用气体的压力损失,使得小输出功率充气机的使用成为可能。
再有,在上述构成的气囊中,对于上述发挥张力用的各结合部,也可以分别向与上述气体流入部侧相反方向一侧设置凹向上述气体流入部侧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1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片管型热交换器
- 下一篇:钛酸钡系半导体瓷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