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异羟肟酸的胶原酶抑制剂无效
申请号: | 97192982.3 | 申请日: | 199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213368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07 |
发明(设计)人: | S·拜莱;D·R·布克勒;A·法勒;D·G·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34 | 分类号: | C07D333/34;C07C259/06;A61K31/38;A61K31/18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 |
地址: | 英国英格兰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异羟肟酸 胶原酶 抑制剂 | ||
本发明涉及可溶性人CD23的抑制剂形成的新的及其在治疗与过量可溶性CD23(s-CD23)生成有关的诸如自身免疫疾病及过敏症病症中的用途。
CD23(低亲核力IgE受体FceRⅡ,Blast2)为表达在成熟细胞变种表面的45kDaⅡ型整合蛋白,所述细胞包括B及T淋巴细胞、巨嗜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朗格罕氏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Delespesse等,Adv Immunol,49[1991]149-191)。在嗜酸性细胞上也存在CD23样分子(Grangette等,J Immunol,143[1989]3580-3588)。CD23也与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有关(Delespesse等,Immunol Rev,125[1992]77-79)。人CD23以两种不同调节的异构形式-a及b存在,其区别仅在细胞内的N末端氨基酸上(Yokota等Cell,55[198]6 11-618)。在人中组成a异构体仅在B-淋巴细胞上发现,而由IL 4诱导的b型物在所有能够表达CD23的细胞中都有发现。
已知完整的细胞结合CD23(i-CD23)经过由细胞表面的裂解导致形成许多定义明确的可溶性碎片(s-CD23),这些碎片是由复杂的系列蛋白水解作用产生的,其机制尚不清楚(Bourget等J BiolChem,269[1994]6927-6930)。尽管尚未证实,但可以推测全部保留与i-CD23所共有的C末端植物凝血素结构域的这些蛋白水解的主要可溶性碎片(Mr37、33、29及25KDa)顺序经37kDa碎片的初始形成而产生(Letellier等J Exp Med,172[1990]693-700)。另一种细胞内分裂的方式产生在C末端区域不同于i-CD23的稳定的16kDa碎片(Grenier-Brosette等Eur J Immu nol,22[1992]1573-1577)。
数种活性归于人的膜结合iCD23,已显示它们在IgE调节中起作用。具体活性包括:a)抗原呈现,b)IgE介导的嗜酸性细胞的细胞毒性,c)B细胞回到淋巴结和脾脏的产生中心d)IgE合成的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Delespesse等,Adv Immunol,49,[1991]149-191)。三个较大分子量可溶性CD23碎片(Mr37、33及29kDa)具有多功能细胞因子性质(似乎在IgE产生中起主要作用)。因此,s-CD23的过量生成与IgE的过量生成有关,是过敏性疾病例如外因性哮喘、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特应性皮炎及过敏症的证明(Sutton和Gould,Nature,366,[1993]421-428)。
其它源于s-CD23的生物活性包括B细胞生长的刺激及单核细胞介质释放的诱导。这样,已观察到在患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Sarfati等Blood,71[1988]94-98)及在患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Chomarat等,Arthritis and Rheumatism,36 1993]234-242)的血清中s-CD23浓度的升高。许多文献建议CD23在炎症中起作用。首先,已有报道sCD23结合于细胞外受体,所述受体当激活时与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因而有报道sCD23直接激活单核细胞TNF、IL-1及IL-6释放(Armant等,第108卷,J.Exp.Med105-1011(1994))。据报道CD23与B2-整联蛋白粘附分子、CD11b及CD11c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上相互作用(S.Lecoanet-Henchoz等,Immunity,3卷;119-125(1995)),引发NO2,过氧化氢及细胞因子(IL-1、IL-6及TNF)释放。最后,IL-4或IFN诱导CD23的表达以及作为sCD23由人单核细胞释放。膜结合sCD23受体与IgE/抗IgE免疫复合物或抗CD23 mAb的连接激活cAMP和IL-6生成及血栓烷B2生成,证明在炎症中CD23的受体介导的作用。
由于CD23的这些多种性质,抑制s-CD23生成的化合物就应该具有双重作用:a)通过保持i-CD23在B细胞表面的浓度增强IgE合成的负反馈抑制,及b)抑制s-CD23的大分子量可溶性碎片(Mr 37、33及29kDa)的免疫刺激细胞因子活性。此外,CD23裂解的抑制可以减弱sCD23诱导的单核细胞的活性及介质的生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有限公司,未经史密丝克莱恩比彻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2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药用嘧啶-4-酮衍生物
- 下一篇:催化剂体系及其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