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尿苷三磷酸及相关化合物治疗窦炎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7197135.8 | 申请日: | 199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49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K·雅各布斯;J·赖德奥特;B·耶克萨;W·彭德格斯特;S·西迪基;D·J·德鲁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斯拜尔药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52 | 分类号: | A61K31/52;A61K31/505;C07H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鸣玉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尿苷三 磷酸 相关 化合物 治疗 窦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施用某些尿苷三磷酸、腺苷三磷酸或胞苷三磷酸来消除或防止来自患者窦道的滞留的粘液样分泌物积聚的方法。
发明背景
窦炎是一种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鼻窦炎症。窦炎是美国最常见的影响着估计为3千1百万人的卫生保健方面的疾病。(A.Moss和V.Parsons,National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1986:66-7.DHHS Publication No.(PHS)86-1588(1985))。其他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变态反应、空气污染、潜水、在水下游泳和鼻结构缺陷(鼻隔异常)和牙科治疗的并发症。窦炎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紧靠着窦部和耳咽管而产生的相关中耳感染(中耳炎)。(M.Revonta和A.Blokmanis,Can.Fam.Physician 40,1969-72,1975-76(1994))。此外,大多数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症患者会遇到慢性或周期性窦炎。
随着窦炎的发展,来自窦部的粘液集聚在窦道内。粘液的这种堵塞促成了该病症常见的头痛、疼痛、发热和呼吸困难。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前额和面部窦区域触痛或不适、流鼻涕、体温微升和全身不适。
目前,通用的窦炎治疗包括用于防治感染的抗生素、缓解充血的抗组胺药/减充血药(通常是喷鼻剂或滴鼻剂)或生理盐水喷鼻剂、粘液溶解剂,吸入蒸气,在窦区域施加温压,使用缓解不适的止痛药和消炎药。(D.Kennedy,Otolaryngol.Head Neck Surg.103,845-46(1990))。此外,应减少或避免暴露于环境刺激物(如污染、烟尘和灰尘)。若窦炎变成慢性,则可考虑用外科手术扩大窦道和导液。
另一个处于窦炎发病危险的患者人群是插入了鼻腔导气管的患者。(J.Reuler,West.J.Med.163(1),40-8(1995))。鼻腔导气管刺激鼻咽通气道的衬层,由于紧靠窦部,鼻咽通气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可导致严重的窦炎。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与前述方法相似,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施加温压、外科方法导液,但还需要除去鼻腔导气管和通过气管切开术(或者,在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口咽通道)重新插管。该类窦炎的症状是严重不适和窦区域触痛、来自鼻窦气道的排泄增加、发热和潜在性的其他更严重的感染和并发症。
如美国专利No.5,292,498所述,尿苷三磷酸(UTP)和腺苷三磷酸(ATP)已被证明可影响人通气道上皮细胞的离子输送活性。具体地说,UTP和ATP诱导囊肿性纤维化患者的肺上皮细胞中氯化物和水的分泌,帮助作为该病特征的高粘度状态的通气道表面粘液的液化和促进其输送。此外还发现,UTP和ATP刺激肺上皮细胞中纤毛的拍动(beat)频率,此外,还促进囊肿性纤维化患者、肺炎患者或正常人的肺分泌出来的粘液的输送。(R.Boucher等,Adenosine andAdenine Nucleotides:Fron Molecular Biology to Integrative Physiology,p.525-32,标题为“尿苷三磷酸在肺中的机制和治疗作用”,L.Belardinelli等编,AlunmwerAcademic Publishers出版,波士顿,1995);(L.Gheber等,J.Membrane Biol.147,83-93,(1995))。法国一生物技术公司(SYNTHELABO FRANCE实验室)已开发出一种用尿苷三磷酸(ATP)作为活性化合物治疗鼻腔粘液状流体充塞的方法,该方法的商标名称是rhinATPTM。名称为rhinATPTM的该技术是以美国专利No.5,420,116的名义取得特许的(申请人意将该专利及在该专利中引用的其他所有专利文献和出版物所公开的内容并入此处供参考)。他们的治疗方法包括以喷鼻剂或滴鼻剂的形式对鼻腔施用AT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斯拜尔药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印斯拜尔药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97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代的6,5-杂二环衍生物
- 下一篇:偶氮染料的色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