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1528.0 | 申请日: | 199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749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全祥;申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昌石电力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流离 心式粗粉 分离器 | ||
1.一种三通道混流离心式粗粉分离器,包括形成在平衡锥(3)和内锥体(4)及内筒体(5)之间的第一通道,形成在内锥体(4)及内筒体(5)和中锥体(13)及中筒体(12)之间的第二通道,以及形成在中锥体(13)及中筒体(12)和外锥体(14)及外筒体(7)之间的第三通道;并且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安装一系列调整叶片(6),通过顶盖(10)封住顶口而由出口管(8)提供出口,其特征在于:外筒体(7)的高度与外锥体(14)的高度之比在1∶1.0至1∶1.2之间,而且外锥体(14)、中锥体(13)和内锥体(4)的锥角即其锥顶角之半在13°至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通道的出口附近装有草帽形的上平衡体(II),其锥顶角大于120°,通过连杆(15)悬吊在顶盖(10)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缩短导流锥体(11)和顶盖(10)之间的距离,以从内部结构上压缩混流段的空间大小;并使顶盖(10)与外筒体(7)内壁之间的角度(I)大于90°且小于99°。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缩短导流锥体(11)和顶盖(10)之间的距离,以从内部结构上压缩混流段的空间大小;并使顶盖(10)与外筒体(7)之间的角度(I)大于90°且小于99°。
7.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8.根据权利要求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3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6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容段的外筒体(7)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小于边长B;同时在外锥体(14)的内壁上沿周边加装阻流阶(III’),且其边长A大于边长B。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粗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中筒体(12)和外筒体(7)之间的所有调整叶片(6),均通过环状拉杆(V)驱动集束调整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昌石电力设备厂,未经北京市昌石电力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15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