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挥发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5314.X | 申请日: | 199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0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仁;李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仁;李春林 |
主分类号: | F24C15/00 | 分类号: | F24C15/00;F17C7/04 |
代理公司: | 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45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挥发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液化石油气钢瓶内的一种特殊装置一液体挥发器,这是由连接管(1)、气体控制器(2)、气相管(3)、气相孔(4)、挥发筒(5)和液体控制器(6)组成的新型液体挥发器械。液化石油气钢瓶内安装该液体挥发器,既可使钢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全部燃净,不剩残液,又可使常温下为液体状态的碳五燃料,在不更换炉器具情况下正常燃烧。
近年来,社会上常剩有液化石油气残液倾倒地面,严重污染环境,并加重火灾隐患,造成能源浪费。人们曾对新能源液体碳五燃料的燃烧利用进行不少探索,这主要是采用加温气化技术和吹氧泵鼓泡技术,既浪费电能等能源,又不安全,操作麻烦。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燃烧彻底,适合千家万户应用燃烧新能源碳五燃料和液化石油气的新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在金属挥发器的限定部位设有限定内径的气相管(3)和限定孔径的气相孔(4),并在上部和底部设有气、液体控制器,通过各自的作用力关系,实行自动控制、调节压差和抑制液面上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本构思是:
一、改变钢瓶内气体的流向。使气体由原来的直接向上挥发变为经钢瓶底部形成鼓泡后,再通过挥发筒向上挥发。
二、改变瓶内液体的挥发部位。变表面挥发为钢瓶底部挥发。
三、在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部位设有气相孔(4)能自动完成调节,控制。为使挥发筒(5)内形成一定的压差,需选择气相孔(4)的孔径和气相管(3)的内径,以调整气相管(3)和气相孔(4)之间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关系。通过实践试验测算,气相管(3)的内径为4mm,面积等于12(mm)2,气相孔(4)的孔径限定在3~3.5mm之间,面积相当于9(mm)2,气相管(3)与气相孔(4)的面积之比为4∶3,这就使气相管(3)所受的作用力始终大于气相孔(4)所受的作用力,因而,即能保证挥发筒(5)内形成一定压差,始终保持挥发筒(5)内处于持续鼓泡工作状态。液体流量受液体控制器(6)控制。设计挥发筒(5)的半径为10mm,高度为400mm,体积(储气量)则为120000(mm)3。这样即能保证挥发筒(5)内处于气化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在常温下处于液体状态的液化气残液及碳五燃料等,在不更换炉器具的情况下能正常气化燃烧,既拓宽了燃料能源,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二、能使新开发的碳五燃料和液化气残液燃净,大大降低了能源的价格,经测算能提高效益达40%左右。
三、燃烧方式先进。由气相孔(4)自动调节、控制挥发筒(5)内压差和液面上升,大大优于加温气化技术和吹氧泵鼓泡技术。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四、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管焊制,价格低廉,坚固耐用,充装方便,不需更换炉具,人们容易接受。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如图所示,1为连接管、2为气体控制器、3为气相管、4为气相孔、5为挥发筒、6为液体控制器。
结合上述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连接管(1),用于连接固定挥发筒(5)和输气管;气体控制器(2)是控制气体流量;气相管(3)则改变气流方向。气相孔(4)为自动控制和调节压差;挥发筒(5)是混合储存气体和固定气相管(3);液体控制器(6)的作用是控制液体流量和改变液体挥发部位。
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充装方法及工作原理作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仁;李春林,未经刘树仁;李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