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链条定位免调张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3572.3 | 申请日: | 199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3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13 |
发明(设计)人: | 董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云龙 |
主分类号: | B62M9/16 | 分类号: | B62M9/1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爱华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链条 定位 免调张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尤其是指摩托车链条的传动装置的布置,特别是摩托车链条定位、免调及张紧装置。
已有的摩托车的传动装置,它包括传动链和牵引链,链传动是主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运动,链条是常用的套简滚子链,当链条与链轮进入或脱离啮合时,两者之间主要是滚动摩擦,若长时间的使用后,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链条拉长,在运转中发生抖动,容易造成脱落现象,而且在安装和维护时,对链条的松紧度,主、从动链轮是否错位、偏心等技术要求较高,更换链条较复杂,使用时安全系数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链传动中,能够避免链条的磨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在已有的摩托车链条上的定位免调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摩托车的后梁上安装有本装置,其具体结构是:导行框由两片导行框片和上、下定位套组成,在导行框的上部,用螺栓将两片导行框片、上定位套及后主梁卡片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在导行框的中部,用螺栓将两片导行框片、下定位套、后主梁卡片的另一端及两片导行框片两侧的挂簧套连接固定在一起,两个弹簧的一端分别挂在两个挂簧套上;在导行框的下部,在链条入口处两片导行框片分别向外折成120°角,并在两片导行框片上分别开有导行槽,链轮轴穿过两个挂簧套、两片导行框片上的导行槽和第二级链轮,并用开口销将链轮轴固定,第二级链轮安装在导行框内,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挂在另两个挂簧套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摩托车链条安装本装置后,减少链条的磨损,保证链条的松紧度,避免链条的脱落,提高摩托车的安全使用性能,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在已有的摩托车上,维修和调试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摩托车的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21之间,具体结构是:导行框1由导行框片3、上定位套4、导行框片5和下定位套9组成,为使导行框1能够牢固在摩托车上,特制一个后主梁卡片6。导行框1的上部,用螺栓2依次将导行框片3、上定位套4、导行框片5及后主梁卡片6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导行框1的中部,弹簧10的一端挂在挂簧套8上,用螺栓7依次将挂簧套8、导行框片3、下定位套9、导行框片5、后主梁卡片6的另一端及挂簧套19连接固定在一起,通过以上各部件的连接,导行框就固定在摩托车的后主梁上;在导行框1的下部,链条穿过导行框1,为防止链条卡刮导行框1,在链条入口处导行框片3和导行框片5分别向外折成120°角,并在导行框片3和导行框片5上分别开有导行槽11和导行槽17,弹簧10的另一端挂在挂簧套13上,链轮轴12依次穿过挂簧套13、导行框片3上的导行槽11、第二级链轮14、导行框5上的导行槽17及挂簧套15,并用开口销16将链轮轴12固定,第二级链轮14安装导行框1内,弹簧18的另一端挂在挂簧套15上,并且弹簧10及弹簧18拉紧第二级链轮14,使之上提拉紧链条,使链条没有抖动脱落的余量,这样整个装置安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摩托车上,当摩托车静止时,位于主动链轮20与从动链轮21之间,将链条向上提起,使链条保持直线状态;当摩托车行驶时,本实用新型的导行框1被后主梁卡片6紧固在摩托车的后主梁上,摩托车链条从主动链轮20输出,输出时是正向运动,经过第二级链轮14,第二级链轮14与主动链轮20做反向的转动,经第二级链轮14到达从动链轮21后,运动方向又恢复了正向,当行驶中路面不平造成颠波时,链条随之上、下震动,弹簧10和弹簧18牵引链轮轴12,链轮轴12在导行框片3上的导行槽11和导行框片5上的导行槽17内做上、下运动,同时弹簧10和弹簧18做伸长或缩短运动,使链条不上、下移动,保持直线状态,避免链条脱落,保证主动链轮20和从动链轮21的正常啮合。并保护链条柔性。当摩托车从行驶状态到停止状态时,弹簧10和弹簧18拉紧链轮轴12,链轮轴12带动第二级链轮14到紧固状态,第二级链轮14随主动链轮20和从动链轮21的转动停止而停止运动。本实用新型不论是在静止还是在运动状态下都能保持链条的直线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云龙,未经董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