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无效
申请号: | 97217093.6 | 申请日: | 199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81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丁跃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跃欣 |
主分类号: | F16D41/24 | 分类号: | F16D4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自动 离合 多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爪式的由扭矩控制的全机械致动的自动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离合的多用驱动轮。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摩托车、电瓶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等车辆的离合器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干式离心自动摩擦离合器,这种离合器因被发动机转速控制离合,转速必须达到某一定转速值时离合器才能起作用,因而在使用频繁的条件下,存在着浪费能源、故障率高等问题;第二种是由于控制的温式油浸摩擦离合器,这类离合器存在着操作必须和发动机转速配合密切、恰当,不但操作频繁,而且也存在着浪费能源、元件易损的缺陷。为解决燃油车辆和电动车辆由于无自动离合驱动装置而存在的有动能就走、无动能驱动就停、向前滑行距离短的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了四个措施:一种是手控制发动机与初级传动齿轮分离;另一种是中级齿轮空转;还有一种是在变速箱上设计一个拨叉,拨动拨叉使末级齿轮与二级齿轮分开来达到离合目的,但这种设计在车辆行使过程中进行拨动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停车时才能做到,使用极不方便。申请号92234507.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自动离合装置,在摩托车传动系统的末级齿轮的内径上设计有内棘轮,在内花键的外周非均匀分布有四个弹簧片连接的棘爪,这种自动离合装置虽然解决了不加油就停、滑行距离短的问题,但因为是非均匀分布,易出现驱动时受力不均匀、元件易损、故障率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节能、操作方便、效率高而且使用范围广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由链轮、棘轮、缓冲装置、压套、压垫、压管、轴承等组成,链轮内周为内棘轮,链轮内套外周均匀分布安装为2~5个棘爪;棘轮为外棘轮,在链轮内周上均匀分布安装2~5个棘爪。棘爪由弹性装置控制。链轮齿数为18~48个,直径为70~20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棘轮与链轮通过棘爪的啮合与分离完全自动,行驶操作方便,节省能源,且可减少元件磨损,延长机车使用寿命。(2)棘爪均匀分布,使棘轮棘爪启动和行驶中受力均匀,不易损坏。(3)链轮可以做成不同直径和不同齿数,适用不同地域,用途广泛。
下面为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的剖视图。
图2为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的正视图。
图3为车辆自动离合多用驱动轮的正视图。
实施例1:参阅图1、图2所示,在链条传动车辆的末级链轮内安装有轴承7,轴承7内与轴11连接,轴承7外侧有压垫6、内侧有压管5,轴承7上装有压套4,压套4上是棘轮内套1,链轮2内周与内棘轮8连接,内套1上有均匀分布的2~5个棘爪9,棘爪9安装在内套1外周的棘孔内由弹性装置10拨动,链轮2的齿数为30个,直径124mm,弹性装置10可用弹簧丝或弹性橡胶垫,内棘轮外周是链轮2,当链轮2逆时针转动时2~5个棘爪将同时弹出与棘轮齿啮合,从而驱动缓冲装置3,缓冲装置3连接车轮。缓冲装置3减缓了作用力,使启动平稳,当链轮停止转动时,棘爪9滑过,可使车轮继续转动。
实施例2:参阅图1、图3所示,在链条传动车辆的末级链轮内安装有轴承7,轴承7内与轴11连接,轴承7外侧有压垫6、内侧有压管5,轴承7上装有压套4,压套4上是外棘轮1,外棘轮1外有外套8,链轮2与外套8连接,外套8内周上均匀分布的2~5个棘爪9,棘爪9由安装在棘孔内的弹性装置控制拨动,链轮2的齿数40个,直径为165mm。当链轮2逆时针转动时棘爪9将同时弹出与外棘轮1齿啮合从而驱动缓冲装置3连接车轮。缓冲装置3减缓了启动时作用力,使启动平稳,当链轮2停止转动时,棘爪9从外棘轮1齿上滑过,可使车轮继续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跃欣,未经丁跃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7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