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25940.6 | 申请日: | 199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4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哲民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广生 |
地址: | 台湾省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自动 复归 球类 练习 装置 | ||
1、一种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基座(1)、伸缩中棒(3)、肘管(32)、T型连接器(5)、练习球(4)及配重球(4a),其中基座(1)包括多支相连的支脚(11)及装在支脚(11)外端的吸吸震构件(2);伸缩中棒(3)包含竖直连接在基座(1)中央部位的下管(31);肘管(32)包含可伸缩套接在下管(31)上端的垂直管(321)及与该垂直管部(321)正交的水平管部(322);T型连接器(5)枢接在水平管部(322)的外端;练习球(4)借上连杆(41)连接T型连接器(5)的上端,而配重球(4a)借下连杆(41)连接T型连接器(5)的下端,并且练习球(4)与配重球(4a)中心连线垂直于水平管部(322)中心线,又配重球(4a)比练习球(4)重量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基座(1)包含两支相互交错的支脚(11)、且在两支脚(11)中央部位分别开设一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其特征是:上述T型连接器(5)包括与肘管(32)的水平管部(322)枢接的水平接头(501)及一对垂直接头(502),该垂直接头(502)两端分别连接上连杆(41)和下连杆(41)。
4、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练习球(4)系为一棒球或一垒球。
5、按权利要求1所述重力自动复归的球类练习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上连杆(41)靠近最外端部(411)向外弯折成弯折部(4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哲民,未经廖哲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59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