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阀的控制气缸无效
申请号: | 97231006.1 | 申请日: | 199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3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巴哈马群岛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阀 控制 气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阀的控制气缸。
本设计人以前设计并获台湾第298269号专利「用于气动开关阀的气缸结构改良」,其结构主要包含两缸体、两防漏垫片、一转动轴、摆动体两防漏垫圈,其中:两缸体是外观呈四分之一圆形、侧视呈方形、一侧形成开口部位的中空结构体,并于两缸体的开口部位各形成有一组合壁,在组合壁上形成呈半形的转动轴孔穴,且在组合壁上穿有数个穿孔,而在组合壁内侧周缘形成有ㄈ的防垫圈槽,另于两缸体的适当位置上各穿设有一气孔;防漏垫其形状与两缸体的组合壁相同,但略小于组合壁,并在相对于组合壁上转动轴孔穴及穿孔的位置上,亦形成有转动轴孔穴及穿设有穿孔,如此可利用数个螺穿过防漏垫片及组合壁的穿孔与螺帽相螺合,而使两防漏垫片夹掣于缸体的组合壁间,并使两防漏垫片的转动轴孔穴组合成圆形;转动轴,是一圆柱形的轴体,其是枢设在由两防漏垫片转动轴孔穴所组合的圆形孔内;摆动体为一中空体,其在两侧形成有开口,并在内部适当位形成有一阻绝片,并将摆动体内部分隔成两部份,并于摆动体的一端形成有一转动轴孔,可将转动轴穿过并固定于该转动轴孔内,而使摆动体枢设于两缸体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又摆动体扇形本体的厚度略较其转动轴部位小,使转动体侧视略呈倒T形;两防漏垫圈是呈两相对的形状且略呈方形,在两防漏垫圈相对于组合壁及防漏垫片的位置上亦形成有转动轴孔穴,以配合摆动体形状,且两防漏垫圈是以两缸体的组合壁夹掣于两防漏垫片内缘、缸体的防漏垫圈垫圈槽内,以包覆摆动体并作紧密接触。通过上述的设计,使之实现避免防漏垫圈漏气、增加防漏垫圈及气缸使用寿命、降低气缸制造成本,以及节省气缸改装成单动式成本等目的。但本设计人并不以此满足,乃再针对客户的使用反应及制造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积极地进行开发与研究,发现上述的创作,由于其两防漏垫圈与缸体的接触,皆以防漏垫圈的整个边缘面与缸体的顶、底两面及弧形面成接触,如此整面的接触方式,在长期的使用下,防漏垫圈与缸体的接触面,便容易出现缝隙而出现气漏的现象,使推动气缸动力出现不足的现象,故而上述传统的创作仍然不尽完善,确有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长期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气密效果的气动阀的控制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阀的控制气缸,其结构包含:一外壳,该外壳的内部罩设成一气室,并于该气室的一侧各贯设有一第一输气道及第二输气道;一油封元件,该油封元件是嵌置于外壳的第一、二输气道间,并使该油封元件内形成一矩形槽,并于油封元件的两侧缘上,各向矩形槽内凸设一弹性凸缘;一活塞,该活塞是形成一弧瓣体造型,活塞的外侧缘形成一弧形面,并使活塞整体嵌置于油封元件的矩形槽内;一传动杆,该传动杆的一端为自由端,另端则接设于一阀体。
在所述的气动阀的控制气缸中,外壳的气室可于第一、二输气道间凹设有一绕整个外壳气室的嵌槽,以供油封元件嵌置。
在所述的气动阀的控制气缸中,该外壳的顶、底两面相对于嵌槽的位置处,可各穿设有一通孔,而该油封元件位于外壳的通孔位置,各穿设有一轴孔,并于传动杆自由端的另端,设有圆杆造型的第一、二杆部,并使第二杆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杆部,而该第二杆部异于第一杆部的端面,则凹设有一与齿轮轴的齿轮相啮合的齿形凹槽,并使该齿轮轴接设于一阀体装置上。
在所述的气动阀的控制气缸中,该活塞弧形面的相对侧,可设一贯穿活塞的传动轴嵌孔,并使活塞的一侧面形成一封闭面,另侧则凹设一使活塞形成一空壳体的开口槽,而该开口槽内相对于传动杆嵌孔的位置,则定位设有一具穿孔的套筒,并使该套筒的外缘套设有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顶缘向外伸设出第一延伸端,并抵住开口槽内部相对于活塞封闭面的壁缘,并使扭力弹簧的底缘伸设出反向的第二延伸端,并使该第二延伸端可抵住外壳第二输气道的侧壁。
在所述的气动阀的控制气缸中,该活塞的中央可纵设一封闭面,并于该活塞位于封闭面的两侧,各凹设一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油封元件,并以油封元件弹性凸缘的设计,更能使气缸的气密效果较传统为佳,其可确保长期使用后不致泄漏空气,具有显而易见的积极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联合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1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水枪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一种可消除水阻力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