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刷式管道机器人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7239911.9 | 申请日: | 199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5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邵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跃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机器人 行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器人。具体说是气缸驱动,管道机器人刷式行走机构。
目前管道内机器人多带有电机驱动,通过减速器,传动机构带动驱动轮在管道内运动。结构复杂,成本高,负荷小,且只能在管道内运动。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采用刷式行走方式,气缸驱动。结构简单,成本低,负荷大,可分别对各种形状等截面管道实行管道内或管道外的检测,喷涂等作业。
管道内机器人刷式行走机构的特征在于:采用略大于管内径且与管道内径形状相同的两组以上刷形物。在原始状态下,每根刷形物与刷形物固定轴的轴线成90°角。置于管道中后,刷形物与管道轴线成一大于或小于90°角,这样刷形物在管道中只能沿着与管道轴线大于90°的方向运动。相邻两组刷形物间通过两个万向节与一个气缸连接,这样机器人可沿弯管内行走。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组成刷形物的个体可以是条状、片状或板状。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管道外机器人刷式行走机构的特征在于:采用略小于管道外径且与管道外径形状相同的两组以上刷形物。在原始状态下,每根刷形与物刷形物固定轴的轴线成90°角。套在管道外后刷形物与管道轴线成一大于90°或小90°角度,这样刷形物在管道外只能沿着与管道轴线小于90°的方向运动。相邻两组刷形物间通过万向节与两个以上气缸相连接,这样机器人可沿弯管外行走。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组成刷形物的个体可以是条状、片状或板状。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管道机器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机器人不携带驱动机和减速器等部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重量轻,成本低;采用两组以上刷形物交替移动,并有导向板和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工作可靠、负荷大;每种机器人的刷形物的截面形状可根据管道截面形状的不同而不同,所以能用于不同截面形状的管道,如矩形,圆形等截面管道;可将刷形物置于管道内或管道外,这样可分别对管道内外进行作业;气缸两端各有一个万向节与相邻两刷形物固定轴相连,这样可以使机器人沿任意方向的弯管行走。
图1是管道内机器人刷式行走机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内机器人在弯管内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管道外机器人刷式行走机构示意图。
图4是管道外机器人在弯管外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1为导向板,2为导向轮,3为刷形物,4为刷形物固定轴,5为活塞杆,6为活塞,7为气缸体,8为万向节,9为管道。刷形物均匀分布并且固定在固定轴上,轴的一端与导向板固接。另一端即与另一块导向板固接,又与万向节一端固接。活塞杆和气缸体两端分别与两个万向节固接。
图1描述了管道内刷式行走机器人的直线行走实施例。刷形物(3)原始状态外径尺寸略大于管道(9)内径,且每根刷形物与刷形物固定轴(4)的轴线成90°角。在管道中的刷形物(3)与管道(9)的轴线则具有不等于90°的倾斜角,在一定条件下,刷形物(3)只能沿着与管道轴线大于90°的方向运动。给图1所示气缸(7)上腔充气,使上下两组刷形物间产生拉力,在图示条件下,上面的刷形物(3)不能向下移动,下面的刷形物可以向上移动,当活塞(6)相对气缸(7)移动到气缸底部时,下面的刷形物将相对管道(9)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给气缸(7)下腔充气时,使上下两组刷形物间产生推力。在图示条件下,同理,当活塞(6)移动到气缸(7)顶部时,上面的刷形物(3)将相对管道(9)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两组刷式行走机器人在气缸驱动下,刷形物交替移动的工作循环。
图2描述了刷式行走机器人在弯管内行走的实施例。由于在上下两组刷形物的固定轴(4)与气缸体(7)和活塞杆(5)之间有万向节(8)连接,所以管道内刷式行走机器人能沿任意方向弯屈的管道行走。
图3描述的是管道外刷式行走机器人在直线管道外的实施例。刷形物(3)原始状态内径尺寸略小于管道外径,且每根刷形物与刷形物固定轴(4)的轴线成90°角。机器人安装在管道上后,刷形物(3)与管道(9)的轴线具有一不等于90°的倾斜角度。在一定条件下,刷形物(3)只能沿着与管道轴线小于90°的方向运动。可采用两个以上的气缸驱动。给图3所示叁个气缸(7)上腔同时充气,使上下两组刷形物间产生拉力。在图示条件下,上面的刷形物(3)不能向下移动,下面的刷形物可以向上移动。当活塞(6)相对气缸(7)移动到气缸底部时,下面的刷形物将相对管道(9)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给叁个气缸下腔同时充气时,使上下两个刷形物间产生推力。在图示条件下,同理,当活塞(6)移动到气缸(7)顶部时,上面的刷形物(3)将相对管道向上移动相应的距离。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两组刷式行走机器人在叁个气缸驱动下,刷形物交替移动的工作循环。
图4描述的是管道外刷式行走机器人在弯管上的实施例。由于在上下相邻两组刷形物的固定轴(4)与气缸体(7)和活塞杆(5)之间有万向节(8)连接,所以管道外刷式行走机器人能沿任意方向弯屈的管道外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跃,未经邵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39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气过滤处理装置
- 下一篇:离心机框架式转鼓